5月7日晚,沈家門街道漁都夜校燈火通明,一場專為保育從業者定制的“成長之約”溫暖啟幕——全區31位在職保育師利用晚間時光齊聚于此,開啟三級保育師夜訓之旅。作為基層人才培育的“夜間充電站”,漁都夜校此次聚焦職業技能與行業需求,以“白天工作+晚間充電”模式,為保育從業人員量身打造“蓄能課堂”,讓托育服務在專業賦能中煥發新活力。
本次課程以理論+實踐+地域特色三重賦能,以“夜學提能”為核心,精心設置三大夜訓模塊:1.專業理論夜修:圍繞早期教育理論、嬰幼兒生理衛生、常見病防治等內容,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講座,配合線上題庫鞏固知識點;2.實操技能夜練:每周安排2個晚上開展照護實操課,模擬嬰幼兒日常護理、應急急救等場景,通過“夜訓工作坊”強化動手能力;3.漁都“育”藝夜創:融入海洋文化特色,如漁歌童謠教唱、貝殼手工制作等,引導保育師將海洋元素轉化為幼兒啟蒙教育資源,讓本土文化在晚間課堂中“活”起來。
“白天忙工作,晚上來‘加餐’,這樣的夜校培訓既不耽誤日常照護,又能學到實用技能和本土文化,很接地氣!”現場學員感慨道。大家表示,期待通過夜校學習,讓專業能力與文化底蘊“雙提升”,為孩子們的成長守護增添更多“漁都溫度”。
沈家門街道漁都夜校將持續發揮“晚間教育陣地”功能,陸續推出“漁都茶藝·康養夜修”“漁都花藝·指尖夜創”“漁都影藝·文化夜享”等民生技能夜校課程,覆蓋全年齡段人群;“夜校+”模式鏈接社區、企業,打造“15分鐘夜間學習圈”,讓夜校成為基層人才成長的“充電站”、文化傳承的“新窗口”,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注入全天候的教育動能。
從保育師夜訓到多元技能夜學,漁都夜校正以“晚間微光”點亮全民成長之路,讓職業提升與文化浸潤在夜幕下悄然發生,為城市發展積蓄更深厚的“人才力量”。(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