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全面掌握新教材的結構與內容,提升教師結構化視角下新教材實施能力,長興教師進修學院特舉辦了“長興縣結構化視角下小學數學新教材實施24學分中級培訓班”,培訓共3天,于3月30日圓滿結束,全縣125位小學數學教師參加了本次培訓,本次培訓重點突出“三聚焦”。
聚焦理論
培訓期間,湖州市吳興區研訓中心陳國權作主題為《結構化教學下單元備課策略》的專題講座,陳老師指出結構化教學強調通過系統性設計實現知識建構與思維培養的雙重目標。其核心策略包括縱向鏈接與橫向并聯:縱向要打通知識鏈條,抓住學科本質;橫向需加強內容關聯。讓學員們明白教師需以結構化思維重組教學內容,用問題鏈串聯知識點,使學生在把握知識網絡的同時發展系統性思維能力。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楊明嵐作主題為《整體把握新教材 體現原理一致性》的專題講座,向學員們系統闡述了如何通過核心概念實現學科教學的結構化與一致性。讓學員們進一步明確了以核心概念統攝原理一致性的教學路徑。
聚焦教材
學員們對一年級下冊教材進行單元整體解讀和課例分析。來自泗安小學教育集團、長興一小教育集團、實驗二小教育集團、第二小學教育集團、長興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數學教研組團隊的組長們先分別依次對一年級下冊每個單元進行了整體解讀。隨后,每個集團分別推選三位老師對所負責單元的內容進行課例分析。通過系統的教材解讀,在全面把握教學目標、知識結構和重難點的基礎上,幫助學員理清教學思路,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確保后續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通過分析優秀課例,學員們學習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積累實踐經驗。本環節教材解讀和課例分析相輔相成,促進學員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成長。
聚焦課堂
名師引領:楊明嵐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周燕老師、朱國平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潘楨妍老師圍繞著一年級“數量關系”這一主題內容進行了同課異構。兩位老師按照課程標準,結合新教材內容,施展個人教學風格,采用不同構思,切入點,側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呈現出異彩紛呈、異曲同工的高效精彩課堂。
學員展示:夾浦小學的包淑嫻老師執教“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通過多元表征,借助結構化的學習材料,在不同材料的求同比較中,系統建立數的概念;長興第二小學的沈羽博老師執教“100以內的筆算加法”一課,在口算加法的基礎上,通過比較點子圖、小棒、計數器等多種表征方式異同,并與豎式計算形成結構,體會豎式計數的簡潔性;呂山鄉中心小學的吳佳維老師執教“數量關系(一)”一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借助畫圖等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專家指導: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國平對老師們的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揚,細節分析了幾節課的優缺點,并且現場演示了建模的一般過程,表明數量關系的抽象不是一蹴而就的。楊明嵐老師對老師們的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指出了每節課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以及改進的方向,強調低段教學,要充分考慮孩子學習特點、心理需求,根據孩子的需求選定課堂的最佳路徑和突破口,幫助孩子們拾級而上,逐步自我完善。
本次培訓內容緊扣教材,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幫助學員深入理解了小學數學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培訓過程中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活躍,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同時培訓還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持續的指導支持,為教師在后續教學中更好地實施新教材,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供幫助。(朱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