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數學日”。寧波建設工程學校順應本屆國際數學日“playing with math”理念,以“嗨玩數學,職等你來”為主題,舉行了第三屆數學節,引領了一場新的數學盛宴。
3月13日,伴隨著鋼琴曲“Song from π”(圓周率之歌),寧波師生走進了本屆數學節的“我和數學的故事”現場。
選手們結合自己的專業與經歷,講述了一個個有趣而蘊含數學哲理的故事。在專業領域中,數學的應用無處不在,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更加高效、精確和可靠。建筑專業的學生從古建筑和趙州橋中發現的數學原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從名畫中看到的黃金比例,計算機專業學生從代碼與進制角度感受到的奇妙數學……“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工具,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一位參賽的學生分享到。一位觀賽的同學激動地說:“他們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數學與專業之間的緊密聯系。”
這個初春,寧建學生心里種下了探索數學的種子。
14日中午,寧建體藝館更是熱鬧非凡。學生們手持“闖關卡”,前往各活動點參加個人闖關活動,活動包括牢記圓周率、機智的24點、巧移小火柴、數獨大挑戰等,同學們按序參與每個挑戰,贏取相應的印章數,并憑借印章數參與抽獎。每個打卡攤位都人氣十足,數學的世界在大家的一筆一劃中緩緩展開,數學之樂在思維跳動中汩汩流淌。
活動現場還吸引到校無人機社團前來助陣,同學們通過精確計算飛行軌跡、角度和速度,讓無人機在空中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仿佛在空中繪制出了一幅幅數學幾何圖案,為場館增添了濃濃的“數智化時代”科技感。一位社團成員說:“這次活動真的太棒了!我們從未想過無人機與數學可以這樣完美結合,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數學的魅力,在于思維的激蕩與碰撞。同學們三人成組,挑戰團隊數模,在思維碰撞中探索數學的無限可能。比賽選取的題目均來源于與中職學生專業相關的原型,并結合了社會生活的熱點問題,不僅考驗學生們數學知識的積累,更需要大家結合自身專業與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團結一心地尋求更多解、最優解。在緊張而激烈的比賽過程中,學生們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數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也體現了中職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談起舉辦初衷,縣中職數學教研大組長周蓉老師感慨:“我們的很多學生覺得數學很難學,甚至學了也沒用,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看到數學的魅力。”一年一度的數學節,讓同學們在“嗨玩”的同時激發他們對數學的熱愛與潛能。周蓉老師表示,希望寧建學子在日后學習中,能夠繼續秉承數學學科嚴謹而勇于創新的精神,力求成為新時代有好奇心、有學習能力、有探索精神的“新工匠”。(撰稿:王凱悅、周蓉 攝影:劉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