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諸暨市職教中心園林專業的師生員工,為增加學校節日氣氛,在“學生”+“老師”的運營模式下,以“我的花壇我設計”的理念,在校園內種植郁金香6000余株,自主完成了校園十余個花壇景觀的“錦上添花”活動。
諸暨市職教中心園林技術專業是紹興市較早,也是浙江省級示范專業,浙江省優勢特色專業,學校同時擁有與之配套的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省級名師傅雨露及名師工作室,省級盆景大師及大師工作室。和園林技術專業一樣,汽修運用與維修專業也是學校成立比較早的老牌專業。自2001年成立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諸暨職教中心汽修專業先后成為紹興市示范專業、浙江省示范專業、教育部首批1+X證書試點專業。
如何使學校老牌專業與時俱進,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2021年開始,諸暨市職教中心全面建設浙江省中職高水平學校。“雙高計劃”,即“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是進一步推動浙江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高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院校社會服務能力、提升職業教育綜合辦學水平的重大舉措。肩負著引領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使命。
諸暨市職教中心借“雙高”建設之契機,順利完成了老牌專業的突圍與發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創造性地以“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為抓手,借鑒“閉環管理”理念,針對兩大專業的不同特性創新了不用的人才培養模式。
園林技術專業實施以能力提升為核心的培養體系和課程設計,推行基于跨專業融合的“多平臺+活模塊”人才培養新模式。“多平臺”主要由公共基礎平臺、行業平臺、教師教育平臺、選修課程平臺等構成;“活模塊”主要由專業技能方向模塊組成,分別是園林景觀設計、建筑(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建筑(園林)景觀工程預決算三個模塊,并將無人機應用和裝配式建筑施工融入到模塊中。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在“雙軌四崗”現代學徒制的基礎上,實施雙元育人學徒制模式。在內涵上,通過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實訓大綱與X證書考綱的對接、傳統課堂與思政課堂的對接,實現“閉環教學”。在外延上,利用“工匠精神”的培養、網絡化管理經驗及“白+黑”全時段學習模式的實施,基本形成了一個適合我校專業發展的雙元育人、崗課賽證融通之路。
持續推進“三教”改革。
教師、教材、教法是維系教學活動最基本的運轉結構體系。“三教”改革融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于一體,是牽住改革“牛鼻子”的一項綜合改革、本真改革。要實現高水平專業的高質量發展,持續科學推進“三教”改革至關重要。
教材方面,校企協同,以實訓教材為抓手,積極探索“三新融入”,推動教材改革,創新教材形態。開發《適老庭園改造施工》等新型活頁式教材3本,結合區域產業特色編寫《香榧盆景技術》《庭院景觀設計》《走進非遺》等校本拓展教材5本,開發動力、電子電氣及新能源模塊等共5門實訓教材,開發跨界課程1門、活頁式教材4本與新能源汽車學習工作頁1本,與企業合編的4本新能源活頁教材,已在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中使用。
教法方面,通過釘釘群、超星學習通踐行“線上線下”混合式互動教學;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技創基地”及陸科思德“實訓中心”,開展“理、虛、實”一體化教學;通過企業課堂、教學能力大賽等形式實現“四輪驅動”,探索了“園林+語文”“園林+建筑”等文專融合、專業融合的新型項目化、模塊化教學模式。
教師方面,以傅雨露、黃學明、丁發平、郭曙暉等專業名師工作室和教學創新團隊為依托,強化“三項融合”(專創融合、德技融合、賽教融合),開展“三課一推”(青年教師上好試教課、骨干教師上好公開課、名優教師上好示范課、推門聽課),促進團隊教學創新。充分發揮“青藍工程”帶教青年教師,企業名師來校“每周一訓”,為專業教師進行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的培訓,提升了團隊整體師資水平。
以產教深度融合為發展主線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抓手,是形成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產業相融、培養與就業銜接、科研與生產相互促進,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關鍵。
引企入校,多方協同。
數字賦能,共建智能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通過引企入校,高標準打造園林建筑、汽修交通等專業群、新型技術校外示范實訓基地,重點建設智慧園林建筑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園林建筑情景模擬樓等虛擬仿真實訓室,建設“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技術服務與創新基地”“陸科思德新能源汽車理虛實一體實訓中心”“軌道交通復興號高鐵模擬實訓艙”等專業實訓室,打造智能化技術技能實訓基地。
互利互惠,雙贏驅動。
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凝聚政校行企合力。園林技術專業創新“主導產業+專家團隊+農技小組”服務模式,推廣林草為主的農林三新技術,通過建設為企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100人,對口就業率保持92%以上,為企業培訓員工1000人次以上。
張奇彪等汽修專業企業專家,作為產教融合戰略合作伙伴及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參與學校教科研及專項培訓,充分發揮“青藍工程”帶教青年教師,共同承擔汽修專業班級的選修課任務,引領青年教師和專業學子向創新型人才發展。
提技強能,育人為本。
產教融合培養人才的實施過程是企業知識創新和學生職業知識、能力、素養培養過程的有機融合,通過科學的實踐性教學設計和合作培養,幫助學生實現從學習者到職業人的轉變。
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對于培養服務支撐產業重大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發揮產教融合共同體作用,如學生下企業實習、企業員工培訓等,不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還能夠促進高質量就業。
以提升服務能力為重要任務
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園林技術專業以傅雨露名師工作室為引領,指導承接鄉村景觀工程,開展鄉村綠化美化研究,廣泛開展面向農業農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依托園林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基地,開發木作,漆作等標準和工藝,培育技藝傳承人。創新“主導產業+專家團隊+農技小組”服務模式,推廣林草為主的農林三新技術,培訓農民千人次,促進“一村一品”產業快速形成,助力鄉村產業興旺。近三年,團隊已獲國家技術專利4項。《助力鄉村振興:“三農五啟”鄉村工匠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獲評2021年浙江省職業教育改革優秀典型案例,《“四法”傳習·“四教”改革:中職學校非遺傳承人培養途徑》獲評2022年浙江省職業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深度參與企業技術改造與更新。
一是對外承擔培訓。如農民工培訓、維修企業員工培訓等,近三年來,累計培訓32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二是通過對外營業的“技創基地”,聯合企業,以現代學徒制的形式,為社會車輛提供服務。現每天承接15輛左右的社會車輛,2023年完成營業收入750萬元,既很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實習用車,同時又確保了企業的可持續運轉。
三是結對幫扶基礎薄弱地區中職學校。通過“東西協作”工程,對云南、四川、新疆開展對口幫扶工作。3年來,有30多位云南、四川學生,就讀汽修專業,所有學生已全部順利畢業,在諸暨當地企業就業良好。2021年,專業教師斯浩軍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職校,參與阿克蘇職校的汽修專業建設和發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以高水平專業建設推進高水平學校發展
“雙高”建設這些年,學校以縣域職教改革為突破口,高標準推進高水平學校建設目標,努力成為浙江省縣域中職學校職教改革的“重要窗口”,立足園林技術和汽車運用與維修兩大老牌高水平專業,引領學校“三教”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提升了社會服務能力,高標準達成了高水平學校建設的終期績效目標。
高質量加強黨建引領,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建機制融合化。“支部建在學部”的融合式黨建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全面領導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借鑒“楓橋經驗”本土化經驗,進一步深化校園“啟越文化”的內涵建設,穩步推進“一個主題,兩翼推進,教師三精,學生四有,校園五美”模式,為學生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優良校園文化環境。以融媒體中心為核心,加強智慧校園建設,深度推進教學、實訓、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學校先后成為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第二批實驗校、浙江省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試點單位、浙江省現代化學校。
高標準打造聚才環境,人才支撐日益強勁
學校將“三維式德育”和職業技能教育并修,雙輪驅動、并促并進,健全育人體系,培養高質量人才。
以“引領式德育”延伸于思政課程、校園品牌德育活動;以“喚醒式德育”滲透于學科教學;以“協同式德育”推動形成政校行企合力,全方位協同育人,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依托紹興市農林職教集團、諸暨市建筑業教育聯盟、諸暨市交通運輸職教集團等平臺,構筑“新職教人才”育人模式,實現“德技能三馨”育人成效。
高要求推進產教融合,合作生態向上向好
作為理事長單位,學校牽頭組建運營紹興市農林職教集團、諸暨市交通運輸職教集團等職教集團,成立園林專業、交通運輸專業等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開展專業共建、教材共編、基地共享、師資共培、人才培養方案共制等實質性合作,構建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集團化辦學、1+X試點等人才培養模式和運行機制,共同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目前有穩定校外合作企業65家,其中建筑、園林、汽修、幼兒保育等主干專業合作企業均超過5家。浙江朗迅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國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浙江迅馬汽車有限公司、浙江榮澤市政園林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學校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專業教材開發、學徒試點等方面均有深度合作。“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技術服務與創新中心”與“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兩個項目被浙江省發改委等十部門確定為2021-2022年度浙江省產教融合“五個一批”名單暨“產教融合工程項目”。
高站位聚焦社會發展,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東西協作。順利完成云南瑞麗、四川金川學子合作培養。2022年開始又與四川沐川職業中專開展互動,確立合作意向,持續深化東西合作。學校多次與阿克蘇職校開展線上研討活動,進行遠程輔導、經驗分享和資源共享,致力于阿克蘇職校專業建設和教師培養提升工作。
深化社會培訓,助力共同富裕。學校借助于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鄉村振興學院平臺,立足諸暨產業發展人才所需,開展多種社會所需的培訓項目。在諸暨市教體局、建設局等部門支持和指導下,對外開展成人雙證制學歷提升、諸暨市建筑“工匠”人才、婚姻家庭輔導調解員等多項培訓。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暨職業體驗基地、“職業院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項目”第二批實驗校。
(信息來源:浙江省諸暨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