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凡 通訊員陳浩飛報道 寧波00后小伙蔣昕樺修車修出世界冠軍,技術工人萬亞勇入選首屆“長三角大工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寧波產業工人迎來了屬于他們的黃金時代。近日,2023年深化新時代寧波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鎮海舉行,再次聚焦寧波產業工人由“工”變“匠”的創新做法,力求讓產業工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寧波是制造業大市,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產業工人350余萬人,技能勞動者213.53萬人,高技能人才72.31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33.86%。在深入推進新時代產改工作的進程中,寧波尤為注重強化技能導向,努力推動產業工人由“工”向“匠”轉變,為產業工人成長成才鋪就康莊大道。據統計,僅去年,寧波全市已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8萬人次,全市新增技能勞動者13.9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2萬人。
為進一步提升產業工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寧波產改工作走深走實,本次推進會進一步明確了2023年寧波產改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相關單位工作職責等。
據介紹,寧波今年計劃推動國有企業、已建工會規上工業企業產改覆蓋率達到100%,創建省市“幸福共同體企業領頭雁”40家,總結提煉一批制度性成果和工作樣板;推動30項涉及產業工人的政策制度落地見效,出臺《寧波市產教融合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加強產教融合培育激勵,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產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機制;深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全年開展技能等級認定企業和組織突破1000家、開展認定10萬人次以上;繼續廣搭技能提升平臺,助力產業工人成長,實施“一人一技”終身職業技能培訓,依托各級各類技工院校等各類機構開展培訓20萬人次以上,探索推進勞模工匠學院建設,高標準培育新時代寧波工匠;此外,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4.3萬套(間),有序推進產業工人按規定參加社保,更為扎實地保障產業工人住房、入學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