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環上大學三年,感覺這邊創業就業的氛圍特別好,決定留下就業。”當朋友們還在為擇業犯難時,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李良鵬已經做好未來計劃——先留校工作一年,積累經驗后,再找份專業對口的工作。
讓李良鵬下定決心留在玉環,不僅因為專業對口崗位多,還因當地人才新政不斷升級。近年來,玉環以打造“青創之城”為目標,實施“青榴樂創”工程,豐富智庫、賽事等創新創業平臺,用心“搭橋鋪路”,助力青年人才成長,尤其注重推動大學生人才歸巢、培育本地青年人才。
為迎接今年的畢業季就業潮,玉環市全域5家青年驛站全面開放。來玉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五年內的青年,以及應邀來玉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生團隊或青年,只要通過申請,就可實現免費“拎包入住”,最長可免費居住7天6晚。同時,玉環以青年人才驛站為載體,升級打造大學生社會實踐“一站式”服務,向來玉青年提供創業就業政策咨詢、玉環城市體驗、企業引才等服務。目前,5家青年驛站已為400多位大學生人才提供了相關服務。
同時,玉環還建立大學生回歸綠色通道。通過實施“青年英才聚玉環”專項行動,全面推行大學生招才專員制度,組織開展“智匯臺州·百校引才”、玉環籍“學子歸巢”等活動,增加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社區社工招錄數,挖掘1萬個崗位招聘高校畢業生。今年1月至6月,玉環已舉辦招聘會24場次,提供崗位3354個,達成就業意向數1886個,全市新引進大學生2686人。
有青年的城市才有活力,留得住青年的城市才有未來。今年,玉環聚焦青創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不同需求,建立“3×3”孵化模式,即強化“資金 經驗 場地”三個保障,助力青創客“能存活”;強化培訓賦能,化解“缺經驗”難題;打造孵化園區,化解“缺場地”難題,為城市發展招募青春合伙人。
1997年出生的潘修誠就是歸巢的年輕創客之一。后沙沙灘是玉環打卡日出的網紅地,深受年輕人歡迎,潘修誠想在沙灘開設沙灘營地,鄉鎮街道幫著協調場地;缺少資金,有專設的“青創貸”“青農貸”“新生貸”等創業青年貸款項目可申請;缺經驗,就有優秀的企業導師上門指導……創業第一年,潘修誠的項目就回本了。
目前,玉環青創客通過“臺創匯”數字應用,在線就能找項目、找指導、找培訓,實現創業服務“一鍵智達”、創業場地“一鍵入駐”、創業信息“一鍵獲取”、政策兌現“無感智辦”,享受全周期、一站式、個性化智慧服務。去年至今年一季度,玉環新增各類青年創新創業市場主體14180戶,數量居臺州市前列。(浙江日報記者 許峰 共享聯盟·玉環 曹思思 張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