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領航、護航作用,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2022年7月,《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總體要求和若干重大舉措。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刻領會“大思政課”建設必須遵循的理念和思想,立足學校實際,堅持守正創新,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與方法,在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中進行了一系列富有創新性的探索實踐,使人才培養煥發出更加澎湃的生機與活力,其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值得借鑒與推廣。
樹牢一流精品意識,聚焦“高品質”,建設具有全國輻射力的優質課程資源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首先要有高質量的主渠道教學,一流的課程教學資源是基礎。適應“互聯網+”時代思政課建設的現實要求,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立足高職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傾心打造,培育形成了具有高職針對性的思政課校級、省級、國家多層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線開放課程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遵循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重點,開發設計了65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式知識點微課視頻,強化問題導向,注重案例啟發,構建了立體式、多樣化、一站式的課程在線教學資源,課程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問題式的課程設計、交互式的學習空間,為高職思政課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益的幫助。共有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累計超過12萬名師生選課在線學習,該課程2020年被認定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22年再次被認定為職業教育國家精品在線課程。
立足課程特點,善用“大思政課”,結合抗疫素材和黨史學習教育契機,精心制作了《五四憲法的誕生——為新中國法治建設奠基》《戰“疫”中的中國精神》《戰“疫”中的中國力量》《戰“疫”中浙江精神的生動詮釋》《奮斗百年路 錢塘兩岸共華章》等10余個思政微課視頻,這些作品被“學習強國”平臺選登發布共12次,其中5個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集體備課平臺錄用并發布,數量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
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創建“大課堂”,有效拓展思政示范和特色課堂的受益面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不僅要講好思政小課堂,也要善用社會大課堂;不僅要創新思政小課堂,也要善于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大課堂。
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著力打造精品課堂,組織開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課”活動,借助線上直播,發揮“云上大思政課”的示范效應,擴大輻射受益面。
2022年3月舉辦的以“奧運夢·中國夢·青春夢”為主題的“思想道德與法治”公開課展示活動現場直播,共有校內外600余名思政課教師收看,有效地發揮了優質課堂的示范效應。
上好“大思政課”,必須用好用活紅色資源,樂講善講紅色故事。2022年9月28日,特邀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副研究館員袁晶率領的紅船宣講小分隊來到學校“大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現場,為現場領導和師生帶來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小分隊從革命館講解員轉變為校園紅色精神傳播大使,通過宣講紅色故事、演繹沉浸式情景劇和微黨課等形式,講述和演繹建黨時期的經典故事,呈現偉大建黨精神。該活動通過云上直播,校內外共有2.5萬名師生觀看了直播,紛紛給予好評。
“商院學子講思政課”是學校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而精心打造的一項特色教學品牌活動。從2019年起先后舉辦了以“新時代·新夢想”“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第一屆、第二屆公開課展示活動,吸引了學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獲得了同行專家的高度肯定和贊賞。借助“商院學子講思政課”這個載體,學院選拔培養出了一批傳遞黨的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優秀學生宣講員,參加各類思政公開課比賽屢獲佳績。在2022年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課大賽中,學校師生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2022年10月12日,學校舉辦“同上一堂思政大課”——“青春獻禮二十大·奮進有我新征程”第三屆商院學子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決賽,學院學生變身思政課“小老師”,再一次演繹了一堂堂生動多彩的別樣思政課。該活動面向校內外的現場線上直播有超過5.8萬名師生收看,講課學生在備課講課的歷練中收獲了成長,學生觀眾在聽課的過程中收獲了感動,產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建設紅色主題展館,樹立“大情懷”,打造“大思政課”建設的實踐教學基地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既要建好用好社會實踐基地,也要善建善用校本實踐教學基地。學校投資200萬元建成的“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展示館”已于2022年9月28日正式開館。該館系是全國高職院校中首個系統化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紅色主題場館,已入選省英烈文化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
展示館建筑面積550平方米,由序廳、5個展廳和尾廳組成。依托豐富的圖文資源,以“精神的力量”為主題,展陳內容貫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4個時期的精神譜系,全景式、立體化地呈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所展現出的精神力量,生動鮮活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奮斗的偉大革命精神,為觀眾解讀中國共產黨成就百年偉業、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密碼。同時,展示館又立足于浙江的百年發展史,獨具特色地展現了中國革命紅船啟航、偉大思想萌發的歷史,開辟專廳集中展示包括浙西南革命精神、大陳島墾荒精神、螞蟻島精神、浙江精神等在內的浙江紅色精神譜系,生動展現了百年潮涌的浙江風采。
作為數字化時代的黨性教育基地和思政課教學基地,展示館注重通過新技術創造新體驗,采用LED大屏、多媒體電子交互屏、3D電子沙盤、VR、互動拍照等新技術設備,對精神譜系相關的數字資源進行可視化呈現。學校堅持“大情懷”的辦館理念,展示館不僅用于本校思政課教學和黨員日常教育,而且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致力于打造大中小學“大思政課”現場實踐教學的創新平臺,把史料轉化為教材、把現場轉化為課堂,從而在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黨員日常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并努力成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工作的研修載體。開館短短3個多月,展示館已面向大中小學、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等開展現場參觀和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80余場次,累計接待參觀者超過4000人次,充分發揮了其“大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展覽展示和黨史學習教育的綜合功能與輻射影響。
倡議杭城六館合作,搭建“大平臺”,聯手打造家門口的“紅色課堂”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不能“單打一”,關起門來搞基地建設,必須堅持開門辦館,開展館際合作,共建“大平臺”,共享“大資源”。
在“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展示館”揭幕開館之際,由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倡議,展示館與“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杭州市方志館)、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講習館、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紅色之旅”主題館等6家紅色場館簽訂了館際合作共建協議。協議約定,共同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互惠共贏”的原則,全面建立長期、緊密、務實的戰略合作關系,聚焦“大思政課”建設、紅旅研學等多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著力發揮紅色資源集群效應,釋放紅色資源育人效能。如在協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方面,六館約定協同建好用好館際實踐教學基地,開發現場教學專題,舉辦師生宣講大賽、特殊節日紀念活動、“歷史圖片故事說”、紅色文化教育主題研學等活動,從而打造家門口的“紅色課堂”。同時各方將選派或推薦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黨政干部、專家學者擔任各館的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支持館際開展落實“大思政課”教學和宣傳工作。
同時,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展示館”作為主要發起單位,與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講習館、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等8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浙江省高校紅色場館聯盟”,發揮高校紅色場館在文化傳承和引領、實踐育人和“大思政課”建設中的作用。
大中小學牽手共建,開展“大協作”,共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學院積極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協作共建,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搭建溝通平臺,促進彼此同頻共振,形成高校“大手”與中小學“小手”相牽共進的局面。本著以合作促共贏、以交流促提升的發展思路,學校與杭州濱文小學教育集團、杭州高新實驗學校等簽訂《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協作共建協議書》,三方商定,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推進各學段教學目標的實現。發揮學校資源優勢,決定依托“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展示館”,開展現場實踐教學和各主題實踐活動,合力共建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紅色文化宣傳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在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服務。
2022年10月31日,馬院、團委與杭州市濱文小學教育集團共同舉辦的“學貫二十大·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大中小學‘同上一堂思政大課’”在錢江灣小學報告廳精彩開講,“00后”和“10后”的青少年變身舞臺上的“小老師”同臺展示,共同唱響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青春之歌。
新時代新作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浙商職院這片熱土上書寫出無愧于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張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