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選擇企領班前在企業實地參觀。學校供圖
銀輪班學生正在實訓
“牛老師,我領到第二個月的定崗工資啦,8000多元,比第一個月崗前工資多了5000元。”不久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企領學院”雙環班班主任牛祥永收到學生何張俊的微信留言。此刻,牛祥永正翻看學生們上個月的車間學習心得,“技術導師很熱心有耐心,讓我受益匪淺”。
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推動學生實現技能共富,臺州職院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22年與銀輪股份、雙環傳動、杰克股份、水晶光電等4家上市企業聯合舉辦“企領學院”,首屆4個班級100余名學生,在各企業進行為期一學年的實操學習。據悉,這100余名學生是作為以上4家上市企業的班(組)長、線長(工段長)、車間主任等后備干部培養的。
“管委會+院務會”的決策運營架構
“‘企領學院’的組織架構分決策與運營兩層。”臺州職院副校長李金國說,“我們設立‘企領學院’管理委員會作為決策機構,并且設主任、常務副主任、委員等若干名,分別由學校校長、合作企業董事長、校方相關處室負責人和企方人力資源總監擔任。‘企領學院’院務會是運營機構,設常務副院長和副院長。我本人擔任‘企領學院’管委會的常務副主任和企領學院院長。”
據了解,管委會主要負責招生計劃、人才培養方案審議、各班班主任與企業導師聘任考核等工作。院務會按照管委會決定的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方案,遴選學生、組織實施教學和管理。
“從報名到遴選是一個蠻有意思的過程。企業會以各種方式到學校進行宣傳,我們根據自己專業和企業的綜合情況,報名參觀感興趣的企業,實地參觀后再考慮報名參加統一面試。”杰克班學生岑政聯說,“我們和企業雙向選擇,我感覺自己選擇企領班的收獲很大。”
“2+1”+“多崗遞進”的教學模式
所謂“2+1”,就是前兩學年在臺州職院校內開展常規教學,學習內容以專業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同時引企入校,開展“企業大講堂”“企業文化周”“企業技術骨干進課堂”等活動植入企業文化。第三學年,校企協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組織學生進駐企業學習,實施以“現代學徒制”理念為核心的“專業技術教育+崗位技能訓練+創新創業實踐+核心素養融入”課程體系。
所謂多崗遞進,就是在第三學年的駐企學習階段,由企業選派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車間主任、中層管理人員等擔任導師,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師徒結對形式,對學生進行輪流多個崗位“遞進式”實操技術技能教學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個班組上的崗位技能要求。
水晶班導師黃磊表示,導師一對一、一對多的多崗遞進培養是為了滿足“高、精、尖、缺”崗位的能力要求,雖然從企業來講,在整個培養過程中需要花費很大精力,但是教出來的學生確實不一樣。“以前聽說實習都是比較輕松自由的,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在企業學習比較辛苦,能挺得住就會有收獲。”水晶班學生陳??梢婚_始對在車間穿防護服很不適應,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目前他已經非常享受“防護”的日子了。
“雙班主任+思想導師”的強大思政團隊
“企領學院”的各個班級采用“虛擬班級”管理方式,學生在就讀“企領學院”期間專業不轉,學籍檔案留在原二級學院行政班級。在企業學習階段,由合作企業參照企業員工管理制度進行日常管理。為確保學生實操學習與思政教育兩手抓兩不誤,“企領學院”各個班級都配備了雙班主任,由企業和學校各派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師組成雙班主任團隊,同時各企業還配備了思想導師團隊。
“學生從校園學習轉向企業車間學習,有一個角色轉換和從舒適到艱辛的轉變適應過程,其間會有較大的思想波動,為此我們會經常性組織各種形式的班會活動,促進學生交流。”牛祥永對這兩個多月學生的學習生活深有感觸,“對個別情緒波動大的學生,我會在他們下班后陪他們一起吃飯、打球,借機交流開導,加強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德技雙馨、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
銀輪股份黨政辦副主任陳濤是銀輪班的思想導師團隊成員,對于思想導師這份工作,他覺得責任比較重,也明顯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樂在其中。他說:“學生在企業學習,我們除了關心關愛學生的工作生活,還會把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傳遞給他們,讓他們熱愛學校、熱愛企業、熱愛國家。”(孫凌杰 王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