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場中校”接受師傅現場指導。(學校供圖)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裝配式建筑的推進,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對擁有高素質、復合型、能適應數字技術的人才需求量呈現顯著增長趨勢。為此,筆者所在的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工程造價國家高水平專業群,開展浙江省工程造價專業中高職一體化培養研究與實踐,探索省域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新格局。
聚焦“適需+變革”,在焦點與難點上下功夫
首先,瞄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焦點。實施中高職一體化貫通培養,能有效協調中、高職院校之間的關系,發揮中職教育基礎性作用,促進中高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切實形成縱向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需要。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及時調整人才培養內容,傳授符合經濟產業發展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快速遷移等核心素養,服務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
其次,破解中高職一體化難點堵點。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在浙江省已探索實踐多年,但尚存在質量不高、效率較低、機制不暢等問題。為此,學校統籌全省工程造價領域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力量,以目標一致、協同發力取代不同主體、各自為政,破解協而不同之困;以行業指導、真實需求取代經驗為主、閉門造車,破解定而不準之困;以標準引領、一體實施取代分層分段、銜接不暢,破解貫而不通之困;以一體設計、體系重構取代重復設置、效率低下,破解散而不全之困;以能力為本、綜合評價取代分數至上、單一評價,破解偏而不全之困。
聚焦“轉化+標準”,在能力與課程上下功夫
一是能力為本。遵循職業能力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螺旋式發展的成長規律,采用“工作領域—工作模塊—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學習水平”的“五步”逐層推進分析法,實施工程造價職業能力分析,形成工程造價專業六大典型工作領域、13個工作模塊、113個職業能力的能力結構。以能力體系為前提,將職業崗位向課程內涵過渡,分析職業能力在課程中的映射點,將職業對能力的要求映射至課程內容及要求,繪就能力課程轉化導出圖。
二是課程為重。貫通構建五年學制課程體系,設置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實踐課程等。同時,緊緊抓住課程體系這一關鍵,統籌省域內開設工程造價專業中高職學校的教學現狀,統籌中職學段、高職學段培養目標與過程,統一制定工程造價中高職一體貫通培養學制人才培養方案。
三是標準為要。整合全省工程造價領域政校行企資源,組織技術力量,以高質量為導向,系統制定了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實訓標準、師資標準、質量保障等一系列標準體系,涵蓋專業人才培養全要求、全過程、全要素。
聚焦“成長+生態”,在育人與育才上下功夫
堅持學生為本,構建“144”育人體系。圍繞學生一體化全面成長核心任務,實施定職業方向、定行動能力、定培養方案、定課程標準四大行動。彰顯工程造價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的一體性、實踐性、連續性、進階性四大特性。省域工程造價專業一體化系統育人功能更加清晰、課程體系更加優化、組織運行更加高效、相互銜接更加通暢、特色成效更加鮮明。
堅持立德樹人,構建五大育才新生態。堅持德技并修,強化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實施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培養,構建合作育人新生態。堅持一體設計、銜接貫通、系統培養、螺旋遞進、作用顯著,構建課程改革新生態。組建教師發展成長共同體、構建教師同學共研好機制、實施互掛雙聘多元交流好模式、實現校企融合校際融通好協同,形成中高職教師團隊教研新生態。堅持統一標準、合作開發、創新形態、共享資源,打造教材資源新生態。以共建、共享、共贏、共發展為理念與路徑,創新中高職院校一體化辦學治理新生態。
聚焦“協同+共享”,在師資與保障上下功夫
賦能教師成長,組專業研學共同體。教師是教學實施的主體,中高職教師的成長是中高職一體化課改實施的有力保障。成立“浙江省工程造價專業教師研學共同體”,開展專業教學、專業建設等交流;通過“走出去掛職,引進來培訓”方式,中高職學校每年互派教師掛職交流;開展行業最新技術、行業動態、職業教學成果的介紹和共享。
融合實訓基地,設教學資源共享池。在工程造價實訓基地建設中,引入多元社會資源,實現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制定專業實訓設備的建設標準,完善共建共享實訓設備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方法,明確合作院校之間權利和義務;整合實訓基地的資源,完善共建共享運行平臺,成立共建共享實訓設備管理辦公室,負責實訓設備日常管理、教學、維護等工作。
聚焦“執行+評價”,在成效與質量上下功夫
創新“三教”改革,塑造智慧魅力課堂。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和教學模式的重要支撐。工程造價專業強化深化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新教材以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核心,遵循職業崗位工作過程,以實際工程項目、真實典型任務、模塊為載體,根據工程造價產業動態進行優化。組織教師聯合企業專家編寫區域特色教材,將崗位能力、工作標準、技術規范等融入課程。組織中高職一體化教研活動,全面“上好一堂混合式教學課程、學好一門MOOC、評好一門標準化課程、組好一門個性化課程”,打造“五活五化”智慧魅力課堂。
關注學生成長,精準全程數字畫像。設計開發學生智慧成長社區線上系統,從入學、就學到就業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但學生的德育養成、專業學習、實習實踐等常規性規范性教育教學數據會被實時錄入系統,學生在校園內參加講座學習、接受各類培訓、參加志愿服務等個性化信息行為數據,也會被智慧成長社區系統記錄,畢業時生成一份個性化成長檔案,構建全面獨特的“數字畫像”。該系統通過一體化培養路徑,實現向中職校延伸,全面跟蹤中職生的“五育”表現,為過程評價和升學就業提供參考依據。
中高職一體化貫通式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肩負著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須因地制宜、按照專業特點、統籌省域學校與專業資源,方能有序高質量推動職業教育各階段、各類型、各層次學校教育的縱向融通,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作者何輝 系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