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代表張賽芬
記者金鈞胤報道 這是黨的二十大代表、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張賽芬首次參加全國黨代會。“報告中的很多‘金句’我都劃了重點,做下了標記。”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后,張賽芬說,報告中讓她最有感觸的,是“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內容,“這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前景,更讓我對職業教育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1997年調到舟山職業技術學校至今,張賽芬深知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乎人民通過高質量就業滿足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推進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因此,張賽芬在擔任班主任的時間里,從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每一個職教學生的培養中。
“要了解學生的專業內容,走進專業,才能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和學生引導工作。”作為一名班主任,張賽芬出現最多的地方不是自己的辦公室,而是所帶班級的各個實訓車間。為了能“零距離”地了解學生的專業,張賽芬還特地考取了鉗工中級工證書。“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我作為一個非專業女老師,可以通過努力考出來,學生們也一定能夠行。”
汽車修理、數控銑床、焊工技術……多年來,張賽芬為了能勝任不同專業班級班主任的崗位,自發學習了多項專業技術。在她的言傳身教下,一批又一批學生實現了從初中階段“差生”向有一技之長“學霸”的完美蛻變。畢業的學生之中,有上市汽車公司的售后經理、有航行在大洋上的高級船員、有船舶配件制造廠的負責人……“我希望通過我的教育,讓學生將來能在藍領的崗位上,創造出金領的價值,成為一名‘金藍領’。”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張賽芬說,報告中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相結合這一亮點讓她對職業教育有了新的感悟,也為她培育更多“金藍領”指明了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我會牢牢抓住教育強國、科技自強、人才引領三條主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養成愛崗敬業、追求卓越的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通過‘校中廠’‘廠中校’的培養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工作角色’,在‘產教融合’中不斷增強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張賽芬看來,這不僅是大會報告對科技、人才、創新關系的定義,更將成為廣大職業教育者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奮斗目標。“我將為國家培育更多立足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號召下,引領他們聚集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