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26縣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場景,旅游業是山區富民增收的主渠道。為深入學習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和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依托旅游業拉動力強、輻射面廣的特點,助力山區縣高質量發展,賦能浙江“兩個先行”新征程,努力成為山區26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智囊團、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校地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改革的樣板地。
立足特色,全方位深化校地聯動機制
學校始終把“扎根地方、服務行業、特色發展”作為立校之本、強校之基 ,2022年7月1日舉行了“校地攜手促共富”助力山區26縣共同富裕啟動大會,與26縣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山區26縣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
學校助力山區26縣共同富裕行動作為落實《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發展實施方案》《浙江省教育廳關于促進山區26縣教育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具體實踐,堅持“地方所需、學校所能,服務為要、效果為重”的基本原則,按照“精準謀劃、重點撬動、整體牽引”的工作思路,通過三年努力,精心培育一批校地合作助推山區共富的典型案例,打造一批職業教育賦能山區共富的示范樣板,凝練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教育教學改革范例。2022年暑假期間,近百名教授專家冒著酷暑分組完成了全部26個縣區的實地調研工作,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基本掌握了當前各縣區旅游發展的所困、所需、所急,完成了“一縣一調研報告”,編制了各縣區的個性化服務清單,建立校地合作常態化工作機制,把學校特色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
創新載體,全環節打造助力服務平臺
為確保助力山區共富活動強有力開展、高質量落地,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雙組長的助力共富行動領導小組,負責總體部署和統一領導;組建了9支由校領導、專家、教授共同組成的專家教授助力團和一批專項服務小分隊,為26縣提供“一對一”的助力服務;設立了共同富裕學院,具體負責各項助力服務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系統實施,形成了頂層設計、組織實施、成果凝練“三位一體”的工作載體。
學校通過落實“11519”建設要點,全環節打造助力山區旅游發展的服務平臺。與山區縣共建1個“共同富裕學院工作站”,負責開展人才培育、專業培訓、資源整合、智庫研究等;重點提供100項精準服務,涵蓋鄉村景區規劃、民宿運營、菜品研發、標準化建設、智慧景區建設、非遺文創設計、文旅IP打造等;實施500名教師助力計劃,選派優秀教師到山區縣掛職兼職,開展中職教師成長培訓,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建設;舉辦鄉村旅游運營與管理、鄉村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山區縣文化和旅游相關從業人員不少于9000人次,主要面向景區村鎮建設、鄉村餐飲、智慧景區、鄉村風貌、新媒體與直播帶貨、品牌創建、服務禮儀與技能提升等,把旅游資源優勢轉變成旅游經濟優勢。
綜合施策,全要素構建多元賦能體系
為確保助力山區共富活動群策群力推進、有聲有色開展,學校出臺了《助力山區26縣共同富裕行動方案(2022—2025)》,圍繞旅游業全要素,綜合實施“六大行動”,構建多元賦能體系,包括:黨建領富行動,校地共建黨建聯合體和“大學生實踐基地”,組建“紅色之旅”宣講團等;人才強富行動,與26縣相關職校開展全方位共建,出臺支持畢業生到山區26縣就業創業政策,舉辦專場畢業生就業招聘會等;產業創富行動,引導校友企業精準服務山區經濟發展,協同開展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和新業態研究,提供“要約式”服務等;就業增富行動,舉辦旅游就業技能培訓班,提升山區旅游服務品質,舉辦鄉村運營專題培訓班和鄉村帶頭人培訓班,推出個性化、特色化課程包等;智業聚富行動,幫助指導運營旅游鄉村、民宿(村)的運營和管理,創辦“浙江山區26縣文旅高質量發展論壇”等;文化潤富行動,共建鄉村文旅書房,豐富鄉村文化禮堂的文化內涵,協助打造地方文化標識,推進文化基因解碼工程,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鄉村文化藝人進課堂”“鄉土文化進課本”活動等,共創共富文化。
學校強調社會服務與內涵建設相輔相成、互為促進,通過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把助力山區縣共富行動“反哺”到 “三教”改革和“三風”建設中,在服務實踐中所收獲的鮮活生動案例、一手研究題材融入到課堂教學改革、教學組織創新、新型教材建設中,融合到課程思政改革、人才培養創新、辦學模式變革中,把服務山區26縣作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中青年干部培養鍛煉的實戰舞臺和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干部隊伍努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為此,學校制定了《助力山區26縣干部教師掛職工作辦法》《助力山區26縣中高職一體化合作方案》《助力山區26縣服務共富單元建設工作方案》等相關配套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學校致力于打造行業服務高地和產業發展智庫,連續14年開展“暑期送教下鄉”活動,累計培訓行業從業者10多萬人次,為全省11個地市67個縣(市、區)的286個村莊指導旅游發展,其中94個村莊成功創建省3A級景區村莊,全程指導“兩山”理論發源地——安吉余村創建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直接帶動新型職業農民就業6000余人。學校連續四年獲評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2021年獲評“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入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進共同富裕最佳實踐案例和《2021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優化鄉村旅游運營管理推進鄉村產業現代化》等5項成果得到了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鄉村旅游運營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榮獲2021年浙江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牽頭起草了17項旅游標準,包括已發布的國家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10000多名畢業生從事鄉村旅游工作,推動“旅游美”邁向“共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