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教育整個人才培養的過程。我們很清晰地認識到,政府之所以要發展職業教育,是期望社會成員能夠獲得應有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企業之所以參與職業教育,是期望員工能夠獲得應有的生產能力,成為高效率的員工。家長和學生之所以愿意選擇職業教育,是期望學生能夠獲得生活能力和就業能力。
在實際培養過程中,職業學校也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在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過程中,我們非常期待幾方角色能夠更好地參與進來。
第一,期待更多的政府參與,這個角色主要起決策作用,主要做的是方針、政策、規則的制定與推進工作,做的是經費保障與投入的工作,這是整個工作開展的基礎。因為職業教育是非常注重培養過程的,具有理實一體化等特點。有統計數據顯示,職業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
第二,期待行業主管部門、行業技能委員會等組織參與,主要做了解行業、制定技能標準、制定教學大綱的工作,為各方提供咨詢,建立溝通渠道。這樣的工作將對政府的政策產生影響,更能夠彌補職業院校發展相對穩定與產業變革迅猛之間的矛盾。
第三,期待監管機構能夠參與,包括監察機構、資質監督機構、證書頒發和評估機構,完成制定證書的資質和等級批準、證書頒發和證書的認證等工作。正如新職教法所提到的,要使無資格就業逐步走向各個職業都需要強調準入資格,使我們國家真正走入一個“資格”社會。
第四,期待企業的參與。企業是與學校接觸更多、更直接的角色。企業作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最了解市場技術力量的發展與人才需求。新職教法也首次以立法的方式明確了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出資或者合作等方式,校企聯合培養學生及學徒,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
第五,期待職教同行對職教有更清晰的認知和定位。職業院校作為整個系統的一個支持部分,是培養多樣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學校的教授內容,使學校的方方面面跟得上企業的需求,需要建設好雙師隊伍、提高雙師素質等。
第六,期待學習者的積極主動參與。由于社會的觀念問題,職業教育學習者本人及家人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還需要有一個改變。
在我看來,只要各個角色都能夠做到位、不缺位,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作者潘莉萍系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