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聚焦打造千億山區工業強縣的目標,立足產業需求,持續抓好“能工巧匠”培育、評價、服務“三篇文章”,讓更多產業人才留在平陽、服務平陽,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技能支撐。
一、多方培育為產業輸送“工匠之才”。深化校地合作,聯合創辦溫州技師學院平陽分院,瞄準平陽“5+5”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培育技能人才,首批197名學生已順利入學。深化校企合作,15家企業與22家職業技術院校、12個行業協會開展合作,通過開設“三星班”“正威班”等“訂單班”的形式,促進產教訓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領域技能人才占比提高到35%。深化名師幫帶,2021年共建設縣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6家,組織首席技師、技術能手等名師“收徒”“帶徒”,培育更多行家里手、名師名家,2021年以來,共培育浙江杰出工匠1人、浙江工匠5人、浙江青年工匠22人、市首席技師3人,6人入選溫州市2022年“浙江工匠”推薦名單。
二、多元評價為產業挑出“工匠之才”。建立“問東家、問行家、問大家”的多元人才評價機制,真正實現“評與用”“評與需”無縫銜接,2022年以來,通過多元評價新增技能人才取證4823人。“問東家”即大力推進企業自主評定認定,2022年已備案職業技能等級試點企業數16家,培育取證技能人才1162人;“問行家”即以舉辦多工種職業技能大賽等形式,引導行業協會、學會開展評價工作,今年已通過舉辦7場大賽評出高技能人才1480名;“問大家”即突出市場發現、市場評價、市場認可的導向,及時推廣寵物制品、塑編、乳膠等新職業工種評定。
三、多措服務為產業留住“工匠之才”。成立溫州各縣(市、區)首個高技能人才聯誼會,落實“三專”,即專門場地、專項資金和專人負責,為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術交流,技能培訓提供專屬平臺,目前入會的高技能人才153人。落實高技能人才“禮遇”政策,實施高技能人才“育麟計劃”,在產業人才培訓補助、子女入學保障、住房保障等暖心服務實現100%全覆蓋的基礎上,給予育麟計劃入選者參加政治理論學習、高級研修,推薦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等政治待遇,提升廣大產業工人的獲得感、歸屬感。(平陽縣人力社保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