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就業季里,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藝術學院成了一匹“黑馬”。據最新數據顯示,藝術學院就業率已達96%,其中13名困難學生實現100%就業。
幫扶就業,要找好“幫扶者”,藝術學院今年首次把教研室推向第一線。“以往對教研室的認知只是教學,其實教研室發展和學生就業是密切相關的。”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陸書說。
教研室對幫扶就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院構建校企“雙主體”育人體系后,“雙師型”教師超過90%,企業資源非常豐富。教研室能夠發揮學生和企業的雙向聯結作用,而原本的主力——班主任、輔導員面向的主要是學生,發揮的作用是單向的。
畢業季一開始,教研室地毯式調研企業,多次內部研討,為每一名畢業生尤其是困難學生制定“一人一策”。教研室帶頭人王冠策劃了網格化企業走訪活動,對比畢業生情況與市場需求后,成立書畫、設計、陶藝、木雕4個促就業工作室,根據不同方向為每一個學生推薦企業。
教研室成員陳建華除了向企業推介學生外,還從市場中深挖就業“空白點”。比如對一家農產品公司研究后發現缺少“直播”崗位,而學校又有相關表演專業的學生。在他的建議下,該公司設立了新崗位,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功成為鄉村助農“直播”的一員。
據了解,藝術學院各教研室共計28名教師,目前已走訪企業數百家,推薦近百個崗位,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起薪達6000余元。為使促就業落到實處,學院將教研室促就業工作納入年終考核。此外,藝術學院要求每一名教研室成員記錄所有的訪企業、促就業素材,在產教融合思路下進一步調整教學,為今后的學生就業工作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