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作為中國原始瓷的發源地,從商代開始,歷經西周、春秋至戰國時期,上下延續近2000年,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6月11日,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為傳承家鄉傳統文化,近距離感受陶藝的魅力,德清職業中專19平面設計班向大家展示了一個學期的努力成果,一件件精美別致的陶藝作品,讓全校師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陶藝課堂上,同學們將手中的泥巴進行捏、拍、揉、搓、壓等技法,制作出了富有創意的作品,再經過上釉、晾干,最后進窯燒制成品。《船與花》《熾熱的守護》等作品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激發了無窮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19平面設計班學生陳浩東說:“陶藝教會了我如何有境界地玩泥巴,經過加工的泥巴變成了具有觀賞性的作品。能讓泥巴變成藝術品,真是太有魅力了。”
陶藝老師卓成說:“陶藝課已經不局限于做碗、杯子等常見的陶藝,而是大膽地讓學生敢想敢做,在學習陶藝傳統技藝的同時,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通過陶藝制作過程,體驗泥與火的樂趣。”
德清職業中專非遺陶藝課,豐富了校園文化,落實了地方傳統文化與美術教育相結合,讓年輕一代學子近距離接觸中國優秀的傳統藝術,探索家鄉陶瓷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激發了他們對非遺項目保護的熱情。接下來,學校計劃聯動多方力量,將國家級非遺文化融入職業教育課程中,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讓非遺文化產業化,探索推動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吳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