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的首次大修。
新職業教育法內容更加充實,共有八章六十九條,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明確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體系,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
施行一個多月來,家長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有哪些改變?
有一技之長才是“硬通貨”
戴先生的兒子目前就讀于嘉興技師學院工業大數據專業。
“他當時的中考成績是‘夠得到’普高的,但是我們經過認真考慮后選擇讀中職。”戴先生告訴筆者,當時全家人達成了共識:到中職學校學一技之長。
之所以選擇工業大數據專業,這與戴先生從事的工作有一定關系,他目前在一家物聯網企業工作,“互聯網行業對真正懂技術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在招人時也不是以往的‘唯學歷論’,掌握一技之長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硬通貨’。”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戴先生對近年來社會上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了解得比較多,同時他也關注著孩子在嘉興技師學院的學習狀態,“學校在學生的實際操作、實訓實習等方面做得很好,通過班級釘釘群,我能及時了解他在學校的狀態,老師們也很負責。”
新職業教育法施行以來,戴先生通過多種途徑對該法進行了解。“我們國家現在正朝著‘智造大國’的目標邁進,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很大,新職業教育法為培養技術人才提供了法律保障。”
“如果再給我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們還是會到中職學校學一技之長。”戴先生說。
孩子的“上升通道”更暢通
吳女士的兒子就讀于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工程造價專業。
“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其實靠的是直覺。我們覺得工程造價是工程類的一個重要學科,只要好好學,一定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吳女士在孩子進入嘉興建校學習后,便通過身邊懂行的朋友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現在我們家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和工程造價有關的‘內行話’了。了解得越多,越發現這所學校在‘建筑人’中的威望和地位很高。”
對于孩子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吳女士告訴筆者,她會尊重孩子的個人意愿,“孩子很喜歡這個專業,周末回到家的時候會和我們分享各種專業知識。”吳女士說,他們對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狀態很了解也很滿意,“我們之前也想過讓他讀高中,但是他偏科嚴重,所以后來選擇以學習技能為主的中職學校,現在看來我們的這個選擇非常正確。”
新職業教育法施行以來,吳女士和身邊的家長經常討論這部法,“家長關心孩子的未來,通過新職業教育法,我們看到了國家和社會對職業教育、技術人才的重視。”吳女士說,作為家長,看到新職業教育法中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內心十分激動,“特別是了解到國家對中職學生提升學歷的規定,可以肯定孩子以后的‘上升通道’會更加暢通,將來一定大有可為。”
技術過硬“好出路”近在眼前
池女士的兒子就讀于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高職考機械班。
“工業類專業適合男孩子,我們報名前也查過相關資料,知道目前對機械類技術人才的需求很大。”池女士告訴筆者,“希望孩子可以在學校跟著老師認真學習。”
當初選擇中職,池女士一家人也是經過反復討論,“得出的結論是,孩子如果在學校學到過硬的技術,將來肯定有好的出路。”
兒子進入中職讀書后,池女士對職業教育的關注開始多起來,漸漸地對職業教育也有了自己的看法,“職業教育還是要從實踐能力著手培養孩子,同時讓孩子在校期間多進企業學習實踐,真正實現‘出了校門就能進企業’。”
池女士坦言:“把孩子送進中職學校,一開始我們也有些擔心。孩子在行為習慣上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擔心他進入學校后會更加‘放飛自我’。”
池女士擔心的事情后來并沒有發生。“我經常送孩子去學校,看到學生們的狀態都很不錯,學校的整體氛圍也很好。”池女士告訴筆者,老師們會給孩子布置作業,不同于初中階段,現在動手實踐類作業的比重會更大。
筆者了解到,新職業教育法施行之初,學校便組織家長觀看了直播講解,以便家長了解更多職業教育方面的知識。“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有法可依,學校教學也得到規范,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更放心了。”池女士說。
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教育”
雷女士的女兒就讀于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母嬰照護專業。
當初為何選擇讀中職?雷女士給出她的答案——適合。“孩子要是能考上普高,再考上大學,我們肯定是高興的。”雷女士說,選擇中職,一方面是考慮到孩子自身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是認為孩子能夠在中職學到一技之長,關鍵是“適合自己的孩子”。
對于孩子選擇的專業以及未來從事的工作,雷女士有自己的看法,“隨著‘三孩’政策出臺,嬰幼兒照護這一塊未來會需要大量專業人才。”雷女士對孩子未來的就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學校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孩子回到家會很開心地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內容,我想這就是‘最適合的教育’。”雷女士說。
雷女士表示,通過了解新職業教育法,她對孩子的未來更有信心,“我看到了國家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
“社會需要職業教育,社會需要技術人才,新職業教育法從法律層面保障了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雷女士說。(王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