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鸝西走廊勞動教育社區實踐基地”揭牌成立儀式在白鶴街道舉行。寧波市勞動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寧波市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書記兼院長李劍波和鄞州區教育局代表葛成軍、白鶴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定龍、黃鸝小學校長洪曉蓉四位領導上臺揭牌,寧波市勞動教育指導中心、鄞州區教育局、白鶴街道三方簽署了聯合共建協議。
來自黃鸝小學的50余名學生參加了揭牌儀式以及隨后進行的5門“樂學勞動”教育課程。在大麥收割和向日葵種植現場,李劍波親自下地操刀示范如何收割大麥,同學們在他的帶領下,揮動鐮刀,割下沉甸甸的大麥,在一次次彎腰、一滴滴汗水和一陣陣笑聲中,真正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從中感受到自力更生的樂趣。503班的王雅婷、陳彥丞忙得滿頭大汗,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從收割小麥到后面的清理麥田,我們在體驗過程中感受到農民伯伯的辛苦,以后再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在木工刨花課程,同學們跟著老師看著在一刨一卷中木片慢慢變成了花朵。403班的林子諾參加了刨花玫瑰花制作,她拿著自己做好的花朵愛不釋手:“原先以為做朵花很容易,沒想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有差錯就會散掉,又要重新再來,過程很艱辛,但是你看這幾朵花做得像真的一樣,太有成就感啦!”
3D打印課程讓學生大開眼界,大家專心致致地看著機器運作,來自401班的王凱同學拿著打好的杯子反復地研究,301班的邵宇哲還沉浸在神奇的制作中,他說沒想到在電腦中的構圖能打印成立體的實物,他們都表示以后要好好學習,將來能從事高科技的產業,服務社會。
陶泥課程則讓學生從了解陶泥的歷史文化到動手完成陶泥作品,看到手中的泥塊變成了心儀的碗罐,個個臉上綻開幸福的笑容。
洪曉蓉稱贊:“社區勞動實踐基地給學校勞動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優質的專業師資、良好的課程場地和精良的專業設備。鸝西走廊勞動基地與學校一步之遙,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有了一片廣闊的天地。豐富的課程內容是學校勞動教育的有力補充。100分鐘的學生勞動課程體驗活動非常務實有效,真正讓學生體驗了勞動的過程,品嘗了勞動的辛苦,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看著孩子們忙碌的樣子和開心的笑容,我們相信從今天開始,勞動的意義一定會深入每個孩子的心中,勞動精神會滲透到人的品質中。”
在義務教育“雙減”和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讓中小學生在雙休日和節假日等課后課外時間不再無所事事或只是抱著手機玩游戲,而是能夠就近方便地參加勞動教育、提升素質?這是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街道社區在這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位于白鶴街道的“鸝西走廊勞動教育社區實踐基地”就是為此應運而生,由寧波市勞動教育指導中心、鄞州區教育局和白鶴街道辦事處三方聯合共建,經過將近半年的精心籌備,實踐基地正式啟動運行了。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里面設置了木工與產品設計、3D打印實踐基地、農田種植實踐基地、烹飪與營養實踐基地、整理與收納實踐基地、傳統工藝制作實踐基地等10多種適合中小學生參與的勞動教育課程項目,其中木工與產品設計3D打印等課程還被寧波市勞動教育指導中心列為第一批勞動教育精品課程。
“鸝西走廊勞動教育社區實踐基地是寧波市勞動教育指導中心推出的寧波首個建在社區的綜合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試驗成功后將成為模板推廣,今后我們中心將推出更多的勞動實踐基地,以勞育人,助力‘雙減’。”李劍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田榮華 趙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