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自2020年開展職業本科教育試點以來,堅持圍繞“三個聚焦”,堅定扛起浙江省首所職業本科大學的使命擔當,試點實踐取得全面進展。
聚焦國家戰略,爭創職業本科教育試點“浙江樣板”
加大資源投入。投入1.08億元,新建建筑結構實驗大樓,建成現代建筑技術、工程管理信息化等一批高水平職業本科專業實驗實訓室;投入1.66億元,完成兩棟高層學生公寓建設和校園環境美化。近兩年共引進高層次人才160余人,被當地政府部門授予“卓越引才獎”。
完善平臺建設。學校聯合21所職業本科教育試點學校,牽頭成立職業本科教育研究中心。主持及參與的兩個職業本科教育研究項目獲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關計劃項目規劃重點立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職業本科教育研究論文14篇,連續兩年獲得浙江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優秀教科研成果一等獎。
優化頂層設計。學校將打造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浙江樣板”確立為“十四五”發展的核心目標。明確了2025年通過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為申報碩士點奠定堅實基礎與2035年建成“區域一流、國內知名”的建設類職業技術大學的目標。
聚焦區域發展,打造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驅動引擎”
打造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學校對接浙江省八大萬億產業,建立專業對接產業動態調整機制,做好職業本科專業布局。11個職業本科招生專業中,6個專業直接服務建筑業,3個學科交叉專業間接服務建筑業。瞄準產業高端人才所需及產業數字化轉型要求,新增培育7個職業本科專業,形成了重點突出、集群發展的區域服務型專業新體系。
構建政校企命運共同體。學校重點圍繞建筑、紅木家具等區域特色產業,聯合政府部門和行業龍頭企業,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通過創新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運行機制,構建政校行企共同體。智慧建造產業學院入選浙江省重點支持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點名單。學校獲批6個省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建筑業稅財協同創新實習實訓基地獲批省級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基地;獲批國家教育部門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3個,位列全國職業技術大學之首。2021年,學校創業園入選浙江省“雙創”示范基地、浙江省眾創空間。
校地協同深化產教融合。學校與東陽市政府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工作專班,實施項目負責制,全面推動校地融合向縱深發展。學校與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科技部門、花園村等24家單位開展政校企黨建“聯學聯建”,與科技部門、住建部門共建“金華市東陽建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建筑科技研究院,與市場監管部門共建東陽市家具研究院,與東陽木雕小鎮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東陽雕塑學院;共建東陽市應急管理學院、東陽市企業家學院、老年開放大學等新型職業培訓載體,年均職業培訓超過2.4萬人次。2021年,學校科研與社會服務整體實力進入全國前10%,位居全國職業技術大學前列。
聚焦人才成長,凝練職業本科特色,凸顯“德技并修”
精準人才培養定位。學校獨創性地提出了從“技術人”“職業人”到“完整人”“三人遞進”的本科層次職業人才培養理念,重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強化職業能力和“數字工匠”能力培養,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融合,探索構建技術技能“進階式”訓練考核體系。2020年以來,學生在省級及以上專業競賽中獲獎333項,在全國性競賽項目中獲獎81項。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8.2%。
系統推進“三教”改革。學校以專業、課程、實驗實訓等職業本科系列標準建設為引領,啟動13門職業本科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立項國家教育部門規劃教材2部、國家住建部門“十四五”規劃教材10部、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態教材25部,項目入選浙江省“互聯網+教學”優秀案例7個、課程思政建設項目9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成功入選浙江省高水平專業群。獲得浙江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堅持文化育人特色。學校將東陽“興學重教、勤耕苦讀”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為“攀登精神”,組建“攀登學院”,實施精英育人模式。將東陽手工藝人“走南闖北、吃苦耐勞,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優秀品質提升為“現代魯班工匠精神”,設立魯班獎校友論壇、沙龍,開展特色建筑文化之旅等,實施沉浸式育人。構建“理想信念共育,軍人標桿共立,紅色資源共享,傳承接班共推,國防教育共建,作風紀律共維”的“六共”紅色實踐教育模式。學校入選國家教育部門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堅持類型教育定位,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總要求,全面開啟打造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浙江樣板”建設新征程,進一步彰顯在浙江“重要窗口”“先行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中的擔當作為。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校長 沈兵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