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簡介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業內人士將它喻為高職版的“雙一流”。“計劃”選出的197所“雙高”校擔當起帶動全國1400多所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的使命。“雙高計劃”實施兩年多來取得了怎樣的成果、為職業院校指明了怎樣的道路?未來還會有什么樣的發展?
2月6日,《職教中國》播出第6集《“雙高計劃”:舞起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龍頭”》,職業教育專家為您詳細解讀。
本期嘉賓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 曾天山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副院長 張耀嵩
精彩觀點
1.首創“雙高計劃” 打造職業教育的“國家隊”
“雙高計劃”是我們國家的首創,在此之前全世界還沒有其他的國家執行過這樣的計劃。“雙高計劃”參考普通高等院校“雙一流”計劃經驗,發布相關項目作為抓手,打造職業教育的國家隊,舞起職業教育體系里的“龍頭”。
2.高質量成為“雙高計劃”遴選標準
好中選優,優中選好為原則,是否舉辦過相關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大賽中是否有優秀的選手獲得好的成績,是否有教學成果獎等為標準。高質量成為“雙高計劃”遴選的唯一標準。
3.“雙高”遴選只是“入場券” 退出機制激發內生動力
“雙高計劃”和“雙一流”一樣,拿到“雙高”的頭銜只是入門檻,究竟能不能發揮雙高校的作用,還要到實踐中去檢驗,“計劃”的名單是動態調整的,這樣的“退出機制”激發了雙高職業院校拔得頭籌,發揮示范作用的內生動力。
4.“當地離不開 業內都認可 國際可交流”明確職校發展目標
“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這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職業院校建設的一個十五年遠期展望,是所有職業院校所追求的方向。“雙高”院校在入選時也以此為標準,并爭取能夠在高端產業上取得競爭性優勢,為國家培養研究能力與實踐能力集于一身的大國工匠。
5.打造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是產學研深入發展的關鍵
教學改革的落地,需要創新性的教師團隊來落實。教育部出臺多項措施,包括教師團隊集中培訓、課程建設模塊化、授課教師結構化,帶動教師共同進步,使得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更加深入,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
6.深化產教融合 校企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職業教育要深化產教融合。總書記也指出,校企合作要建成命運共同體。職業院校和企業要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落實課程方案。雙高校要重點進行專業群的建設,企業要變成產教融合型企業,根據實際來布局人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