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開展10項技術服務項目,獲國家專利10項,培訓教師9000人次,獲得2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教學改革成果獎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滿滿的活力為學校辦學帶來了不斐的成績。
教師活力從何而來?1月27日,在教育部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高喜軍介紹了該校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經驗。
高喜軍介紹,學校一方面優化體制機制建設,推動教師能力全面提升,依托國家師資培訓基地、北京市“雙師”培訓基地、學校教師發展中心3個平臺和國家“工匠之師”赴德項目,分類型、分層次開展教師國內外培訓,培養教學能力、專業建設能力、社會培訓能力等五種能力。同時,分級打造教學團隊,實施“卓越人才”教師建設支持計劃,建立國家級、省(市)級、校級教學團隊三級建設體系,國家級團隊發揮示范作用,輻射引領5個北京市級團隊和10個校級團隊建設。
為深化校企合作,強化校際協同,學院與蘇州工業、四川工程等7所學校合作,針對“1+X”證書制度改革、雙元育人、模塊化教學等,開展專題研究實踐。同時,與ABB、首鋼安川、京東集團、華航唯實等企業合作,構建產學研培多方合作平臺,建成了國家級工業機器人開放性實訓基地、ABB機器人及應用認證中心、京東智能設備工程師學院等。
在教育教學上,高喜軍介紹,學校基于職業工作過程重構專業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模式創新,選聘企業專家擔當導師,開展模塊化教學模式改革等,課證融合,對接“X”證書,納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規范。
兩年來,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10項技術服務項目,獲國家專利10項,培訓教師9000人次,獲得2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學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020年學校教學改革成果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特等獎。(董魯皖龍 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