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落下帷幕。經過為期3天的激烈角逐,浙江代表團共獲得5枚金牌、7枚銀牌、7枚銅牌和52個優勝獎。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上,浙江代表團亮出絕活、交流技藝、追逐頂峰,展現了浙江職教人的風采。
金牌背后沒有“平凡之路”
幾天前,寧波市古林職業高級中學學生康邦成剛剛過完他的18歲生日。這次比賽,稚氣未脫的他為浙江拿下烹飪(西餐)項目金牌。他告訴記者,西餐烹飪不單單是操作鍋碗瓢盆,更是對體力和腦力的極大考驗——一場比賽,站立9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為了精益求精,每一道工序都要絞盡腦汁。
去年4月起,康邦成就開始為備賽進行高強度訓練。白天反復進行實操訓練,提升操作的速度和菜品的精度;晚上躺在床上像放電影一樣回顧白天訓練的得失,想到關鍵點就來回“倒帶”,直到腦中演練順暢為止。“一次實操練習最少是兩個小時,一天練上四五次,常常站到小腿發麻,累到全身散架。但我堅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每一次訓練都能讓我離站在世界技能大賽舞臺上競技的夢想更近一步。”康邦成堅毅地說。
從市賽、省賽,再到國賽,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選手無一不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成績的背后離不開辛勤的付出。來自杭州技師學院的選手陳彬彬斬獲此次比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但這枚沉甸甸的全國冠軍獎牌,并沒有讓陳彬彬暫時停下腳步喘口氣,已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的他又開始了新的奮戰。
“現在每天還和之前一樣,早上8點開始訓練,一直練到晚上八九點才結束。”陳彬彬說。雖然只有19歲,陳彬彬卻表現出比同齡人更成熟的心態:“這次參加比賽,我深刻感受到其他省市的選手水平都不低,所以要繼續保持穩定的心態,還要每天不間斷地訓練,這樣才能保持‘肌肉記憶’,在比賽中正常發揮。”曾經手把手帶出楊金龍、蔣應成兩位世界技能大賽冠軍的“金牌教練”梁思龍也會經常教導陳彬彬這位“新進弟子”:“雖然拿了全國冠軍,但在邁向世界技能大賽的征程中不進則退,隨時都有被淘汰的風險。”
“大賽的意義不僅是競技本身,更是對工匠精神的追求。”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金牌教練”、浙江省首席技師吉正龍是本次技能大賽美發項目的裁判長。他說,高技能人才要有技術,更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匠精神。只有精益求精、自我超越,才能實現從工人到工匠的蛻變,用自己的技能回饋社會。
不一樣的選擇有別樣的精彩
在此次技能大賽中,記者捕捉到了一個特殊的組合:師徒三代。師傅潘曙明是金華市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副主任、高級技師,徒弟胡增輝在此次技能大賽中擔任裁判,“徒孫”小柳是此次技能大賽“工業機械”項目比賽的選手。潘曙明告訴記者,20年前他也曾是一名職校生,當時對自己的未來并沒有抱多大希望,但一次偶然的技能競賽徹底改變了他。
“那是我人生的轉折點,2005年參加金華市技能競賽,獲得‘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應邀回到母校,從當實習指導教師開始,逐漸和技能競賽結緣。”潘曙明從自己最拿手的鉗工操作開始,一步步提升專業教學水平,成為“浙江省技術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師”“全國優秀教練”,帶出了一批優秀的徒弟“徒孫”。胡增輝就是他最得意的徒弟之一。
25歲的胡增輝曾入圍第44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綜合機械與自動化”項目國家集訓隊。如今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對年輕學子的培養中。現在,他的徒弟小柳正在技能大賽的賽場上奮力拼搏。潘曙明說道:“這20年來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技能改變人生,技能競賽給了我展示自己的舞臺,證明人生中成長的道路不止一條。”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不一樣的選擇有別樣的精彩。”這也是康邦成最深的感悟。兩年前,這位少年以超出普高線40分的中考成績報考了寧波古林職高西餐烹飪專業。兩年來,他收獲了一項又一項榮譽:2019寧波國際青年廚師挑戰賽金獎,FHC中國國際烹飪藝術大賽銀牌、銅牌雙料王……“第一次參加技能大賽,第一次站上國際舞臺,因為是自己喜歡的事,我總能找到拼搏向上的力量。”康邦成說。
讓社會看到浙江職教的美好
在此次技能大賽中,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是技能成果展。由嘉興技師學院設計與布展的浙江館全方位展現了人文浙江、數字浙江、詩畫浙江。一個插著五星紅旗的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做出踢球、投球等各種高難度動作;“南湖菱畫”藝人顏成榮用嘉興南湖出產的菱制作了《延安寶塔山》《北京天安門》等8幅菱畫,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表達對建黨100周年的祝福……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展演,吸引了無數人駐足。嘉興技師學院副院長沈民權說:“浙江館顯現了浙江兼容并蓄的職業能力建設成果,展現了省內優秀技能青年的高超技藝,未來,勢必會有越來越多懷有‘技能夢’的有志青年走進職校。”
給學生滿滿時代感和優越感的正是浙江的職業教育。“如果沒有那次契機,我可能會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或許只是在老家的修車鋪打工。”陳彬彬說。他口中的“契機”,是杭州技師學院的幫扶共建計劃,因為這項計劃,這位安徽小伙獲得了來杭州免費深造的機會。“很多同學都很羨慕我能來杭州學習,那時我暗自對自己說,要好好學習技術,讓老家的同學刮目相看。”在杭州求學的日子里,陳彬彬的技藝水平突飛猛進,讓他有了參加重量級賽事的機會。
在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后,身邊的教師告訴陳彬彬,根據杭州的相關人才政策,他可以被評定為C類省級領軍人才,有機會獲得150萬元的購房補貼及其他優惠待遇。“杭州讓我走出了家鄉,有了不一樣的人生,我愿意扎根杭州,為自己和杭州這座城市爭光。”如今的陳彬彬,已成為杭州技師學院的一名新教師,他一邊培養教育更多的學生,一邊全力備戰世界技能大賽。
“如今,青年學子考入技工院校,走技能成才之路,各方面條件都比以前大有改善,發展機會也更多了。”小柳不無感觸地說道,“為了支持我參賽,學校組建了10多人的教練團隊,同時還帶著我到全國各地參加各類競賽,豐富比賽經驗,提升技能水平。”在潘曙明看來,正是因為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像小柳這樣的年輕人,在技能競賽、技能成才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寬。(胡夢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