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農田、下流水線、下車間,進直播間、進倉庫、進社區……剛剛過去的上一周,是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首個勞動教育周,萬余名學生穿上工作服,拿上農具(工具)參與以專業實踐、企業生產實習、校內外志愿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勞動教育活動,在動手實踐、出力流汗中接受鍛煉、磨練意志,享受快樂、得到成長。
在田間勞作中
體會“粒粒皆辛苦”
藍藍的天空下是成片成片的金色稻田,浙江工商職院電子商務學院學生陳穎站在稻田里,頂著陽光,弓著身子,一手緊握稻子根部,一手拿著鐮刀,用力一割,才勉強把稻稈子割斷。不一會兒,汗水便濕透了她的發梢。
除草、筑田壟、割稻、打稻……此次勞動教育周,共有280名電子商務學院學生和陳穎一樣,前往寧波橫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田間勞作。
“以前這些農具都沒有摸過,有的甚至不認識”“看著挺簡單,做起來原來并不容易”“真正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這句話的含義”……經過幾天勞作,同學們紛紛感嘆。
在短短三天里,同學們共完成了該生產基地約十余畝試驗田1萬余斤稻谷的收割勞作,包裝大米約5000斤。不僅如此,大家還帶著親手勞作的成果開展了校園展示專場活動,完成了近1000斤大米的銷售。
“學生去社會主義新農村體驗勞動的艱辛,分享豐收的喜悅,用實際行動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的‘厲行節約,珍惜糧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很有意義!”正在與同學們一起大力吆喝售賣大米的電子商務學院總支書記沈彌雷說。
在專業實踐中
讀好“無字之書”
“這5天下企業實踐,我學習到了課本上未曾接觸的知識和內容,領略到了國內頂尖的制造設備和加工工藝流程!”數控1941汪夏豐同學興奮地說。
“參與‘雙11’電商節崗位實踐,讓我感受到了物流業的高速發展,也切實體會到每一個海淘包裹誕生的歷程中,包含了相關從業者的熱情與汗水。”電商學院學生唐冰潔感嘆道。
這次勞動教育周,浙江工商職院所屬各二級學院把專業崗位實踐、畢業生入職適應活動、課堂教學實踐等內容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讓學生們在校園內外讀好“無字之書”,提升職業技能。
國際交流學院組織應用英語、旅游管理、休閑服務與管理三個專業1200名學生參加了包括英語標識標牌糾錯、景區志愿講解、酒店志愿服務、茶園施肥除草等專業特色鮮明的個性化勞動教育課。學院還與浙江達人旅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達人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機電工程學院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和不同專業特點,設置了4個勞動項目組,帶領學生走入“得力文具”“華寶模具”“博孚電器”“奇精機械”等企業參加生產實習。上市公司奇精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負責人對學生們的表現十分滿意,尤其對帶隊的汪同學十分看好,認為“經過短期培養即可勝任車間主管助理的職位”,并希望他畢業后能來企業實習、就業。
從大魚海棠到少年英雄哪吒,從斑斕的風景到動感的人物……建筑與藝術學院的學生們則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分組合作,讓學校西南角一處近200米長的圍墻來了一次“大變身”,共同打造了這道校園墻繪風景線。
“三個結合”構建
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舉辦勞動周是我校實施勞動教育的一種探索實踐。”浙江工商職院副校長徐盈群說。
據悉,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五育并舉”“知行合一”,浙江工商職院專門制定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就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組織體系落實、評價機制完善等作了具體規定。
“讓勞動教育既有別于中、小學校,又凸顯職業院校的特色是我們重點考量的方面。”浙江工商職院教務處負責人介紹,在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過程中,他們充分體現了“三個結合”,即: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結合和學期內學期外結合的原則,力求實現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學生素質拓展的有機融合。
從今年開始,浙江工商職院每學年都將開設勞動周,借此形成濃厚的勞動教育氛圍,給予學生全方位的勞動體驗。每次勞動周以1個學分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每個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3個學分。
不僅如此,該校的《實施方案》還要求,在一個人才培養周期內安排不少于16學時勞動專題教育,主要內容為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各專業確定 2~5門課程,每門課程在完成原有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再增加4課時,專門進行勞動專題教育。此外,單設實訓課學時折算方法、三創學分設置和認定均進行了調整,從而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融入育人的全過程。(姚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