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省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麻錦霞旅游名師工作室
2020年5月25日,對于浙江省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麻錦霞旅游名師工作室來說,無疑是一個交匯著欣喜與豪情的時刻,由工作室出品的微電影《匠心筑夢》登上“學習強國”平臺。成績背后彰顯的是工作室根植地域文化、寫好旅游文章、助力鄉村振興的智慧、力量與情懷。
“機遇,千載難逢;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負時代的饋贈,才能轉化為自身的實力。”工作室負責人麻錦霞說。
作為浙江省第二批中職名師工作室,自成立以來,立足麗水一個千億旅游產業,緊緊抓住縉云縣得天獨厚的旅游優勢資源,通過搭建鄉村旅游文創服務平臺、“旅游+”鄉村文化人才培育平臺、“旅游+”鄉村文化研究平臺,將工作室打造成“鄉村生態旅游文化的策劃者、推廣者、實踐者和人才的培育者”,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用生動的實踐賦予地區旅游業蓬勃的朝氣。
鄉村振興 人才先行
鄉村要振興,首先在人才。縉云縣歷史悠久、山清水秀,旅游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工作室成立3年來,找準定位,圍繞鄉村做生態旅游,開展“三教改革、產教融合”等探索,提升區域旅游人才培養質量。
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職業技能,2018年與國際金鑰匙學院合作成立國際金鑰匙學院縉云分院。并將金鑰匙的服務理念如服務培訓技巧、職業修煉等課程融入到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中,修訂《縉云職業中專“旅游+”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提高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課題“基于‘金鑰匙’服務理念在中職旅游專業班級自主管理的實踐”獲縉云縣2019年度優秀成果一等獎。
工作室通過實施精準幫扶、精準服務培育具有縉云文化特點的旅游人才。在唐市小學、白竹小學設立“小微學校新鄉村教育實驗項目——職業啟蒙教育基地”,為兩校開設“茶藝文化”“少兒禮儀”等12個拓展型課程,每周定期給學生上課,同時通過“一對一”結對村小教師,傳授相關專業技能,共同開發校本課程等。2018年4月,學校成立鄉村振興講習所,邀請麗水市中職旅游專業旅游骨干教師交流研討,麻錦霞作《談“鄉村+旅游+文化”平臺的構建》主題宣講。
此外,工作室與黃龍景區聯合設立“手工編織創客中心”,與縉云跨境電商園、新碧街道社區學校聯合舉辦“企業高管素養學校”“新農人素養學校”,開展手工布藝制作、民宿管家等社會培訓達3000余人次。2019年承辦“縉云縣首屆手工編織抖音大賽”,協辦“傳承&創新”縉云首屆民間傳統手工編織大賽等活動,通過活動將學生專業能力培養與服務鄉村建設能力提升有機結合,為美麗鄉村的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通過組建仙都志愿者服務團、河陽志愿者服務團,亮相仙都創5A、黃帝祭祀等文旅項目和節慶研學活動,當年達800余人次。
一項項創新,一次次突破,使得工作室發展和人才培養煥發勃勃生機。
聚力聚智 躬身力行
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向來是工作室改革的核心環節。工作室以培養一支具有現代化教學理念、較強實踐教學能力、較強的旅游產品研發能力且熟悉地方文化的“一體化”“雙師型”教師團隊為目標,全面加強團隊建設,為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作出貢獻。
工作室依托縉云紅色旅游資源,編寫地方教材《縉云紅色故事微講解》,并與縣旅游機構進行合作,開展政務紅色講解員培訓和導游大賽;與仙都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民宿業主培訓,合作開發學生仙都研學線路。其中“縉云紅色故事微講解”被確認為麗水市中職校首屆精品課程,“縉云非遺研學游設計與推廣”獲縉云縣2019年度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一等獎,《山水仙境 尋根問祖——仙都黃帝文化研學》獲麗水市首屆研學旅行產品策劃設計大賽一等獎。
工作室創新性地以“縉云特色小吃制作”校本課程建設為突破,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大專業建設等研究探索,線上線下教學并進,成人技能培訓、中職技能傳承等多形式并存。形成基于“‘技能研學 創業致富’產業鏈的‘縉云特色小吃制作’課改探索與實踐”獲麗水市優秀教學成果獎。大數據背景下,工作室開發兩門市級精品課程“縉云特色小吃制作”“縉云紅色故事微講解”,2018年微課“滇紅沖泡”獲中央電化教育館第21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中職)二等獎。微電影《匠心筑夢》獲2018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職業能力大賽一等獎。
3年來,麻錦霞旅游名師工作室一步一個腳印,在一次次的改革創新中增強動力,厚植鄉村旅游文化研究優勢,為接下來的打造大專業建設進一步融合農村電商、園林技術等專業,實現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為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綠色發展作出應有的努力。(王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