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企業實習是職業教育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生產實踐,在實踐中發現不足,進一步激發學習動機的重要途徑。然而,調查顯示,在整個實習階段,實習單位只是在上崗前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培訓,上崗后,大部分學生未接受過實習單位的培訓。學校老師只是偶爾來看看,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對實習紀律提些要求,能夠長期在實習單位駐場指導的教師少之又少。
由于教師在實習單位的駐場指導時間太少,加之部分企業對校企合作重視不夠,企業并沒有把實習生當成培養對象,除了讓實習生完成既定工作任務,再無其他責任與義務。在整個實習階段,學生既得不到企業的系統培訓,又得不到教師的駐場指導,這樣的實習質量自然不高。
要讓實習有質量,應以加強教師在實習單位的駐場指導為抓手,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首先,學校要高度重視教師駐場指導對提升實習質量的作用。職業教育實習質量不高,與學校對實習重視不夠有一定的關系。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實習這一環節,要求任課教師駐場指導,切實將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相結合,將思想教育與職業素養相結合。
其次,學校要強化教師駐場指導的責任意識。駐場指導并不只是“在場”那么簡單。教師在駐場指導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與企業的教育教學合作,與企業共同研發實習培訓課程,共同制定與實施培訓方案,讓“做中學、學中做”在實習中真實發生;二是加強對校企合作的研究,通過與企業合作育人,為后續的校企合作路徑與方法提供可借鑒的素材與經驗;三是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指導,不僅要關注學生技能水平及工作能力的提升,還要關注學生思想品德、職業素養、行為習慣等綜合素質的提升。
再次,加強教師在實習單位的駐場指導,需關心指導教師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時走馬觀花,并非責任心不強,而是精力有限或有實際困難。學校在安排教師到實習單位駐場指導前,一定要詳細了解教師的生活和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減少其后顧之憂。
實習并非把學生安排到企業“有活兒干”那么簡單。在實習的過程中,企業的培訓、教師的駐場指導、學生的努力,有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實習效果都會大打折扣。以加強教師在實習單位的駐場指導為抓手,協調好實習教學的各個環節,是提升實習質量的關鍵。(吳維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