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早上7點,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里,英語1974班壽勁超手舉班牌等候在公寓樓樓下,待同學們陸續下樓排好隊后,帶隊前往食堂進餐,7點30分,用畢早餐,他又帶領大家一同前往教學樓準備上課……
仿佛又回到少兒時代
以寢室和班級為單位,錯峰就餐、上課,是浙江工商職院學生這兩周的生活常態。浙江工商職院校長周志春介紹,之所以采取這種方式,主要出于校園防疫工作的需要,從“有事推理、有事可追溯”的角度出發,是落實學校“分單元、網格化、不集聚、少流動”防疫總體思路的舉措之一。
“高校人員分散、成份多樣,復學后防疫的這根弦不能松。”周志春說。按照目前這種方式,一旦有同學出現體溫異常,就地隔離觀察的密切接觸者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仿佛又回到少兒時代,班集體的概念更強化了。”壽勁超笑著說,雖然較以往少了些許自由,但他和同學們對這種特殊時刻的大學生活表示理解。
除了上課和就餐,在浙江工商職院,同學們的生活離不開“四張卡”:超市購物卡、水果購買卡、快遞領取卡和圖書借閱卡,一般每個班級男、女生四張卡各發一張,按規定的時間派代表代辦或輪流使用。“領快遞的活一般就交給我們男生了,一次去2-4個人,把全班的快遞都領來放到公寓樓下,大家再一個個自己領取。”國商1862班黃興輝告訴記者,他們還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比如帶上大的行李箱作為領快遞“神器”,提前列購物清單等。
這樣的體育課也不錯
動動頭,壓壓腿,先做一套熱身操,再逐漸加大運動量……浙江工商職院北側球場上,一條白色隔離線把場地一分為二,造價1911和英語1941班的同學分別位于兩邊,跟著兩位體育老師進行身體素質練習。
“怎樣上好這個特殊時期的體育課,防疫健身兩不誤,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新的課題。”浙江工商職院體育教研室主任崔世君介紹,經過研討,學校確定了復學前兩周的體育活動整體方案,充分利用現有體育師資和場館,把全校體育場館劃分為10個活動單元,按照“同班活動、場地固定、適量而行”的原則開展體育活動,保證7590名大一、大二在校學生每人一周至少上兩節體育課,每個行政班都有體育教師指導管理。
基于校園防疫的要求,方案規定師生須按指定出入口進出活動單元,活動時班級間間隔5米,班級內學生與學生間隔1.5米以上,同時還明確了在體育活動中出現身體異常或發熱學生的應急處置流程。
背后合掌式拉伸,手抓踝關節前屈體……結合學生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長時間久坐導致身體缺乏鍛煉及有效拉伸,浙江工商職院體育教研室統一制定教學目標和規程,老師們還各自創編了以手腕、手臂、腰腹、髖關節、腿部及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拉伸的原地健身操,“以達到緩解肌肉緊張、恢復體能、放松心情等目的,幫助學生從長時間的‘宅家’狀態中調整回來。”
同時,依托“甬商智體”這個全國高職院校體育工作品牌資源,校園內設有四個陽光長跑打卡點,學生按指定時間和路線完成打卡,每個打卡點都有體育教師指導管理,以保證對學生長跑過程的動態管理,應對突發狀況。
不僅如此,在非體育課時間,學生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周末則劃分時段,由各分院組織并指定專人做好現場管理。
“再不上體育課,我都要‘發霉’了。”“以前也有宅家運動上傳視頻,但還是大家一起更有動力。”“我們老師創編的健身操真不錯,回寢室也能練。”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樣的體育課也不錯。
站好每一班崗
“同學們,請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不扎堆、不聊天……”近日,在浙江工商職學院校園里,在各主要干道和食堂、公寓樓等區域,都能看到身著紅馬甲的師生志愿者,聽到他們或錄播、或現場手持擴音器“喊話”提醒。
據悉,浙江工商職院遵循“定人員、定區域、定職責、定任務”的原則,建立了“單元分割、網格管理”的責任體系。按照人群、場所兩個要素,劃分了宿舍區、教學區、辦公區等6個區域,由6位校領導擔任責任領導,同時明確每個區域網格化管理的責任部門、責任人、協同部門以及職責任務,630余位教職員工和800多位學生志愿者,對應單元區塊各司其職做好錯峰引流、出入登記、健康監測、宣傳提醒等志愿服務,構筑起“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中有責”校園疫情防控的聯防聯控網絡。
每天9小時、累計運送行李150多次的校園“騎手”,連續多日留宿學校,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的輔導員、分院副書記,每日三個時段站崗執勤,把嗓子喊啞的防疫督察員……連日來,浙江工商職院的教職工全員參與,黨員干部沖在前列,在完成日常教學及管理工作的之外投身防疫工作,為返校學生的健康安全護航。
“黨員爭先,師生同心,站好每一班崗,落實落細每一項舉措,定能確保防控疫情與教育教學‘兩手抓、兩戰贏’,在返校復學‘大考’中交出滿意答卷!”浙江工商職院黨委書記陳仕俊說。(記者 李臻 通訊員 姚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