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因新冠肺炎疫情變得很不一般。為了全方位保障園內長者的健康,疫情期間,全國各大養老機構紛紛采取封閉式管理。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蔡思勝、陳衛萍等10名大學生滯留上海、南京、寧波等地養老園區,長達兩個多月沒有與外界接觸,平均年齡才20歲的大學生們,用實際行動、專業知識、熱情服務為園區長者送去愛的關懷和細心照顧。
蔡思勝:曾連續上七天班,倒頭就睡
因疫情關系,蔡思勝一直在朗詩常青藤杭州分站上塘街道當實習生,每天工作12個小時,照顧長者飲食起居、測量血壓體溫等,“曾經連續上了七天的班,每天下班回來,簡單洗漱一下,倒頭就睡,那段時間的睡眠質量真的是太好了。”蔡思勝說道。
“說實話,一開始也很擔心、焦慮、害怕,害怕自己也得了病。”蔡思勝介紹道,“再后來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戰勝它!”值得一提的是,蔡思勝還做了上塘防疫志愿者,協助調查單元樓道的人員信息,摸查每家每戶人員來往、出行情況。“等疫情結束了,我一定要去看個電影,吃個火鍋,再給自己放個長假,好好休息一下。”蔡思勝說。
陳衛萍:怕父母擔心,我把微信步數關了
陳衛萍,家在浙江杭州,在上海慧享福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實習,因疫情原因已在崗兩個月。“2月9日晚上9點多,我查房時發現有一位長者發熱了,在關空調、開窗等一系列操作下,長者的體溫還有37.8度。”陳衛萍在按照一系列操作流程將情況向疫情防控小組上報、聯系長者家屬后,陪著長者去醫院發熱門診看病。“在醫院等檢查結果的兩個多小時里,我特別害怕,怕爺爺可能是新冠肺炎,”陳衛萍回憶說道,“最后醫生確診爺爺只是急性扁桃體發炎,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終于落回原處。”
“封園的這段時間,我把微信步數關了,擔心父母看到我微信步數那么多而擔心。”陳衛萍懂事地說,“等疫情結束,我想帶著園里的爺爺奶奶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天天呆在機構里真的悶壞了。”
吳亞婷:我想吃媽媽做的菜了
吳亞婷,現在寧波頤樂園實習,因疫情原因大年初一就回到實習崗位上,“剛開始很疲憊甚至有點厭煩給每位老人測量體溫,還在想我為什么這么傻要這么早回來。”吳亞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后來在忙碌的工作中看到長者的笑臉、聽到長者感激的話語,我心態逐漸轉變過來,我要用我的專業所長幫助長者平安度過這段時間。”
“疫情結束之后我想回家,之前都沒有好好的在家里和爸爸媽媽弟弟多聚聚,我想吃媽媽做的菜了。”吳亞婷說,“這段特殊的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我相信對我以后的人生經歷會很有幫助。”
黃少夢:更加堅定未來要堅守在養老事業上
“我在上海新村路甘泉社區慧享福長者照護之家實習,因疫情的原因2個月沒有回家了,春節也是呆在機構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過的。”濃眉大眼、戴著眼鏡的黃少夢很受園區長者們的歡迎,每天需要給長者測量體溫、巡房檢查、發藥喂藥、填寫護理表單、定時排藥、整理文案歸檔等。
“這段時間印象最深刻的是,疫情期間有一位長者天天給家里人寫信,每次等家里人來時,就把長長的信紙給他們,隔著窗問來的孩子,一個個點名其他的孩子是否都安好,家屬和長者只能隔著玻璃門相見,彼此兩眼汪汪,有時看的我也不禁濕了眼眶。”黃少夢感動地說道,“這段時間我收獲很多、成長很多,更加堅定了未來要堅守在養老事業上。”(通訊員 高洋 記者 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