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楓橋三賢館在諸暨市楓橋鎮隆重開館。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周國富、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諸暨市委書記金進富出席并致辭。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守衛,原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等100多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元末至明代近三百年間,諸暨楓橋孕育了王冕、楊維楨、陳洪綬三位名士,被稱為“楓橋三賢”,他們在中國書法、繪畫和藝術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以“傳承歷史文脈 活化文化資源”為宗旨的主題館的落成,標志著楓橋在弘揚傳統文化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位于楓橋鎮鐘瑛路58號,總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由四個場館、一個廣場組成。1號館(主展館)分上下兩層,二樓為主展廳,陳列了三位賢人的詩文稿件、書畫作品等珍貴展品,并輔以數字光影、沉浸式場景等現代技術,全景式再現三賢的藝術成就與人格風范;一樓為臨展廳,展出了“墨韻千年 梅骨新章”榮寶齋畫院中國書畫名家梅花主題作品。3號館由游客接待大廳、休閑書咖和文創產品等展示區域組成,能品嘗“三賢咖啡”,挑選“三賢文創”。4號館與中國美術學院及北京榮寶齋畫院合作,設立了“中國美術學院美育實踐基地”與“榮寶齋畫院寫生創作教學培訓中心(浙江)”,打造成集研學交流、百人講堂、會務接待于一體的書畫研習平臺。
“‘楓橋三賢’既是諸暨的文化符號,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縮影。”楓橋鎮相關負責人說。“三賢館的落成將進一步激活楓橋古鎮的文旅資源——它與‘楓橋經驗’陳列館、西施故里等人文地標交相輝映,與五泄山水、香榧林海等自然景觀互為補充。”諸暨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歷史文化探秘+現代治理體驗+生態休閑度假”的立體旅游矩陣,為游客提供了更有深度的旅行體驗的同時,將進一步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更好助力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
據悉,楓橋鎮坐落于會稽山麓、楓溪之畔,自古便是詩書傳家、賢才輩出的文化沃土。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四度到訪傳道講學,辛棄疾、海瑞、張岱等文化名人也曾游歷楓橋,留下了描寫楓橋的詩文。正是因為楓橋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孕育出深厚的人文底蘊,誕生了影響深遠的“楓橋經驗”,賦予這片土地以社會治理的智慧之光。楓橋三賢館今后將定期開展主題畫展、書法大賽、研學體驗等活動,并聯動山下湖珍珠產業、楓橋香榧等特色資源,打造“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新模式。(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