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靈峰學習中心越劇班4月的教學工作圓滿結束,本月教唱的經典曲目《十八相送》收獲學員一致好評,下一次課將安排學員進行匯報演唱。
《十八相送》是越劇經典《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著名選段。故事中,祝英臺女扮男裝求學,與梁山伯同窗三載結下深厚情誼。后祝英臺被家人催歸,梁山伯一路相送。在十八里的行程中,祝英臺借景寓情,不斷暗示自己的女兒身份并表露愛意,無奈梁山伯憨厚懵懂,始終不解其意。從“書房門前一支梅”,到“鳳凰山上百花開”,再到“青青荷葉清水塘”,祝英臺以巧妙比喻傳情,而梁山伯卻屢屢會錯意,這一系列情節充滿趣味與波折,最終二人長亭惜別,祝英臺托言為妹做媒,囑梁山伯早來迎娶。
這段經典唱段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它展現了古代青年男女對真摯情感的追求與向往,讓后人看到純粹情感的美好與珍貴。同時,也反映出古人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內斂、溫婉的審美觀念。此外,梁山伯與祝英臺對學業的堅持、對友情的珍視,都為當代人樹立了榜樣,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堅守情誼、不忘初心。
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們熱情高漲,收獲頗豐。學員張阿姨感慨道:“以前只是聽過《十八相送》,這次系統學習才知道這里面的學問這么多。學唱的時候,每一句詞、每一個腔都要細細琢磨,越研究越能體會到越劇的韻味。”班長鄭大姐說:“我特別喜歡這段故事,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感情讓人感動。學唱的過程就像重新走了一遍他們走過的路,感覺自己也融入到了那個情境里。”
越劇班的王蓮英老師教學認真負責,不僅傳授演唱技巧,還深入講解故事背景和文化內涵,幫助學員更好地理解和演繹。此次《十八相送》的教學,不僅提升了學員們的越劇演唱水平,更讓他們在經典文化的滋養中,感受到傳統藝術的魅力。
匯報演唱即將拉開帷幕,學員們將用自己的唱腔展現學習成果,相信接下來這場匯報演唱學員們定能用自己的理解和特色展現經典,為經典賦予新的生命。也期待靈峰學習中心越劇班在傳承和弘揚越劇文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綻放更多光彩。(李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