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省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在柯橋區開展“三共”教學研討活動,以“新課標·新課堂·新生態”為指引,通過“線下授課+云端研討”模式,成功構建“共研、共享、共成長”的智慧教研體系。魏云飛、賈繼冬、何子琴等教育專家全程參與,見證AI診斷系統首次深度融入建筑專業教研全流程。
課堂展示:數字賦能,煥新教學活力
吳林丹老師的《基爾霍夫第一定律》和何一佳老師的《照明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兩節公開課精彩亮相。吳老師借助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打造“沉浸式”學習場景;何老師以理實一體化為核心,將數字工具融入實操環節,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活動創新采用“線下授課+云端直播”模式,突破傳統教研邊界。
評課議課:AI助力精準教研,提質增效
在評課環節,授課教師分享教學設計思路,與會教師從課堂互動、技術應用、素養培育等維度展開研討。一位產假教師通過AI教研平臺遠程參與聽評課,彰顯智慧教育的包容性與共享性。本次評課引入“AI教研員”,通過人工智能精準分析課堂數據,為教學改進提供科學依據。教研員指出,AI賦能推動教師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讓跨校、跨區域的“共研”成為常態。
講座與論壇:校企協同,共探教育未來
專題講座中,團隊負責人周良院長剖析中職專業課教材編寫的策略,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邏輯。校企智慧論壇上,中望軟件工程師梁學龍聚焦“國產CAD軟件課堂應用創新”,展示技術賦能教學的實踐路徑。兩大主題分享實現校企資源共享,搭建起產學研“共研”橋梁。
總結展望:智慧教育賦能,共成長向未來
活動總結中,柯橋區教師發展中心領導高度肯定教研成果,強調數字技術是落實新課標、提升核心素養的關鍵引擎。未來,柯橋區將加大數字技術投入,通過培訓、資源共建等方式,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建筑教育生態向“智慧化、協作化、創新化”升級。柯橋區建筑專業以共研共享為引擎,通過云端教研打破時空壁壘,借助AI課堂分析精準把脈教學,為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標注出嶄新的“柯橋坐標”。(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