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青年學子愛國報國之志,3月27日,富陽區職業教育中心組織師生代表前往受降千人坑遺址,開展“銘記歷史·砥礪青春”清明祭掃主題活動。通過莊嚴的儀式與沉浸式教育,引導學生在追思中銘記民族苦難,在緬懷中砥礪青春擔當。
當日上午,師生代表列隊肅立于受降千人坑遺址紀念碑前。活動在嘹亮的國歌聲中開始,全體人員神情凝重,垂首默哀三分鐘,向在民族苦難中犧牲的先輩同胞致以深切哀思。校關工委組長劉衛英在主題講話中強調:“我們來到這里,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守護記憶。記住黑暗,是為了讓未來有光。”她以歷史為鏡,勉勵學子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勤學精技的實際行動。隨后,學生干部帶領全體師生面向團旗莊嚴宣誓:“銘記歷史,勇擔使命;以史為鑒,振興中華!”鏗鏘誓言回蕩在蒼松翠柏之間。在副校長章文泉的帶領下,師生代表向紀念碑三鞠躬并敬獻鮮花,朵朵白菊寄托著對英烈的無限敬仰。
祭掃儀式結束后,師生走進受降紀念館,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實物展陳與講解員動情講述,重溫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抗戰歲月。展廳內,學生們屏息凝神,駐足細觀,不時低聲交流感悟。“以前只在課本上了解抗戰歷史,今天親眼看到這些實物,才真正體會到先輩們的不屈與犧牲。”一名學生眼眶微紅地說道。不少同學在留言簿上寫下“吾輩當自強”的誓言,表達傳承先烈遺志的決心。
“祭掃的意義不僅在于緬懷,更在于將歷史轉化為奮進的力量。”活動組織者表示,學校始終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育人實踐,此次清明主題活動通過“儀式教育+實地研學”的形式,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技能報國”的理想。
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將以先烈精神為指引,在學習中刻苦鉆研,在生活中積極奉獻,以專業技能助力民族復興。職教中心學子正以行動詮釋:銘記,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奮斗,是對先輩最深的告慰!(倪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