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中職“三教”改革,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質量評價方式,促進學科教師的專業成長,推進教學質量提升。12月27日,樂清市中職裝備制造大類和電子信息類學科作業與命題研究項目組第五次活動在樂清市柳市職業技術學校順利舉行。
樂清市中職裝備制造大類和電子信息類學科作業與命題研究項目組成員合照
本次活動分為公開課展示、評課研討、經驗分享、講座交流四個部分。
鄭新如老師在《電容器與電容》課程中,通過創新的教學設計,結合多媒體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電容器的構造、特性及其充電放電過程。課程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學生在探究中提升了科學素養,激發了對電子學科的興趣。
朱彬如老師在高三復習課上,針對《正弦交流電的專題復習》進行了深入講解。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互動和實例分析,朱老師幫助學生鞏固了正弦交流電的核心概念,提升了解題技巧,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做好了充分準備。
鐘大為老師在公開課《繪制兩正交圓柱的相貫線》中,巧妙運用幾何原理與直觀模型,引導學生探索空間幾何的奧秘。課程以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實際操作深化理解,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展現了鐘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和創新的教學方法。
胡桐老師帶來《繪制圓柱穿孔的相貫線》公開課。胡老師以生動的實例和清晰的步驟,引導學生掌握圓柱穿孔相貫線的繪制技巧。這堂課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空間幾何的理解,也為他們的立體思維能力提高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評課環節中,參會老師對四位老師的課程給予了高度評價。分別對幾位老師的課堂進行了點評,鄭新如老師在《電容器與電容》課上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朱彬如老師在《正弦交流電的專題復習》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解題能力。鐘大為老師和胡桐老師在空間幾何系列課程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成功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和立體思維能力。參會老師認為這些課程均展現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創新。
蔣俊老師在《中職新型電力系統項目技能競賽的備賽與競賽挑戰》經驗分享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歷屆競賽中的成功案例,不僅在備賽中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參賽熱情,也為參賽老師指明了備賽方向。
朱慧龍老師在《未來已來:AI技術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的經驗分享中,展示了AI技術如何革新傳統教學模式。他通過實例演示了AI在個性化學習、教學評估等方面的應用,強調了AI技術在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參與度方面的潛力,為老師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倪靜靜老師在《班級管理,態度決定一切》分享中,強調了積極的態度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她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分享了如何通過正面引導和激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倪老師的分享為老師們提供了寶貴的班級管理策略,促進了教育實踐的深入交流。
江德緒老師在《中高職一體機械專業專業標準和課標解讀》專題講座中,深入闡釋了機械專業教育的新標準與課程要求。他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解讀了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的融合要點,為中高職教育銜接提供了明確指導。江老師的講座為教師們指明了教學方向,促進了專業教學的標準化和系統化。
本次活動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其核心目的在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實踐能力。這些精彩紛呈的活動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教師間的互動與合作,還為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及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朱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