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堂課,讓我們從中照見自己,品設計,悟教法,為未來積蓄能力!
專注課堂、精研教法,圍繞“匠心課堂有高度、初心課堂有溫度、新苗課堂有效度”的三級品質課堂建設目標,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進一步優化推進建設機制,在匠心課堂名優教師示范課版塊明確示范的維度和標準。主講教師是2023年被評為嘉興市屬級及以上學科教學帶頭人,通過他們的示范引領,激勵啟發我校教師鉆研課堂教學,潛心教書育人,進而扎實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1月27日,第七期匠心課堂名優教師示范課——柯建老師的《鋼拱橋建模》開講。精進樓S102教室里,師生圍繞鋼拱橋建模進行實踐探討。
一、講教學設計
(一)思政賦能:古今名橋激興趣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柯老師以趙州橋和港珠澳大橋等古今名橋為例,引導學生感受中國橋梁技術的偉大和建橋家的家國情懷,以此引出建模任務,為后續課程學習筑牢興趣和思政根基。
(二)策略多元:建模理論細講解
為了讓學生理解拱橋結構與力學特點,在教法上,柯老師采用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示范演示協同推進,依托圖紙拆任務、借助案例引興趣、現場實操解困惑;在學法上,柯老師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實踐操作相結合,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三)難點突破:聚焦問題助掌握
柯老師的這堂課精準聚焦鋼拱橋主拱圈、吊桿等建模難點,多環節強化,教師示范糾錯,有效突破學習瓶頸。實現讓學生在“做中學”,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提升運用 BIM軟件進行復雜構件建模的熟練度,掌握不同構件的建模技巧。
二、說學習收獲
陳唐鋒同學認為:橋的吊桿部分操作起來比較麻煩,通過詢問同學、自我琢磨,最終達成目標。通過這堂課的實踐,我對建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李素欣同學認為:橋面操作較為簡單也最為順利,但是拱肋相對要難,我一開始在思考使用放樣還是拉伸,經過柯老師的講解,我終于明白還是拉伸比較方便。
三、談聽課體會
李圣杰老師表示:作為一名新教師,柯老師這堂課對我啟發很大。首先柯老師以港珠澳大橋為切入點,重在培養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然后從任務分解角度聚焦鋼結構拱橋這一難點,將任務分解到各個指令,如庖丁解牛般依次展開,突破難點。最后,從結果導向來看,學生完成情況較好。
陸修源老師表示:柯老師這堂課通過一些古今中外的橋梁案例進行課程導入,引人入勝。隨后自然地連接到鋼拱橋的建模上,通過任務驅動,四個任務驅動BIM三維建模過程,同時引導學生讀懂結構,課堂效果良好。
總之,這堂課,柯老師引導學生出色完成鋼拱橋建模,圖紙理解與建模實操能力都得到提升。學生建模過程中,通過對模型細節的精雕細琢、追求 “毫米級” 精度,很好地踐行了工匠精神。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好課例。
學校立足“新苗課堂-初心課堂—匠心課堂”三級品質課堂建設,采用多元方式搭建教師教學風采展示的舞臺,在不斷學習和深耕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每一個課堂在日常教學中都能優質多彩!(郭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