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介紹
安吉昌碩成校豐華合唱團成立于2015年1月1日,由轄區老年音樂愛好者60余人組成。團長凌重放(現78歲)年逾古稀,熱心公益,是合唱團的一名“老兵”,有多年音樂教學管理經驗。現任指揮王子瑜,作曲合唱專業本科畢業,師從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家閻寶林及鄭杰教授,省民革委員、市政協委員,安吉合唱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公益合唱藝術協會會長,文化部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金石之聲》課題組負責人、創作人,先后在全國、省、市獲得聲樂、合唱指揮、創作金獎20余項。特聘教師張潤懋78歲高齡,退伍前是部隊文藝宣傳隊的文藝兵,歌唱技巧及樂理知識深厚,現負責“豐華合唱團”教學指導工作。合唱團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大多數為安吉當地退休人員,既有機關干部、醫生教師,也有企業員工、務農群眾,年齡最小的50歲,最大的有81歲。核心成員張榮達、呂淑玲雖年過七旬,卻是老年音樂發燒友,音樂素養高,協調組織能力強。就是這樣一群意氣風發志趣相投的老年人伴隨著合唱團歷經八年發展,從安吉出發走向維也納金色大廳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二、成績與特色
(一)交流比賽成績斐然。
豐華合唱團自開辦以來成效顯著,驚喜不斷。從安吉到湖州大劇院、浙江音樂學院、德國萊茵高大劇院,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每年十余場專場合唱音樂會及國際性交流訪問,每年文化公益展演人次上萬,開展公益惠民講座20余場。2017年合唱團被評為“安吉驕傲”;2019年參加全國電視合唱邀請賽獲得金獎,由王子瑜作曲的原創曲目《安且吉兮》獲“最佳原創歌曲獎”“最佳創新獎”等獎項;2019年初,會同中央電視臺大型主題文藝節目“《唱響新時代》—走進安吉”的拍攝,并在CCTV15音樂頻道、CCTV1綜合頻道等多家媒體亮相。2019年6月和9月分別參加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展演和中&尼泊爾藝術家文化展演。 2019年8月,攜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前往歐洲參加“金石之聲—中歐國際藝術節”,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我和我的祖國”合唱專場音樂會。2020年參加大型原創詩歌劇《大哉吳昌碩》表演,2021年7月舉辦《山水之戀獻給黨暨唱支山歌給黨聽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音樂演唱會。2022年參加7場次比賽活動,在湖州市全民終身學習周開幕式上,以曲目《我愛你中國》壓軸形式節目展現,驚艷了領導和觀眾;參加國家開放大學“獻禮二十大同唱歡樂歌”線上比賽獲一等獎;省“唱響浙江”線上合唱比賽獲老年組銀獎;浙江電視臺晚新聞播放了合唱團排練的歌曲《領航》,第五屆浙江省合唱節中榮獲成人組銀獎。
(二)立足原創創作精品。近幾年學術方面也取得亮眼成績,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一項,市級文藝精品項目三項(音樂劇一部、合唱三部),培養骨干音樂教師五名。
(三)延展提升,紅艷一片天。
在合唱團的引領下,其他社團也蒸蒸日上,對我縣老年教育也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益,合唱、歌詠類老年公益班遍地開花,學校先后開展多個以老年人為主的文藝培訓班,固定參加人數300多人。縣城街道社區陸續在文化禮堂開展合唱培訓,且已經輻射到周邊的農村社區。
三、主要做法與管理
(一)緊密圍繞辦學宗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服務老齡群體、倡導終身學習為根本宗旨。以合唱基地為內核,圍繞“老有所學,幸福晚年”的辦學理念,輻射至各個社區教學點,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氛圍。
(二)完善健全活動管理
1.自主開發學習課程。合唱團結合學員實際開設課程,自編音樂教材(讀本)和數字化學習資料。
積極整合學習資源。深入社區發掘整合學習資源,利用社區(村)文化禮堂等,采用文化走親等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達到學習活動項目的共享共建。
規范日常教學管理。有計劃:每期授課有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有適用的教材,并不斷更新;有執行:實行課前簽到課中拍照課后評價閉環管理,學員的學籍、考勤記錄完整,開課時間、請假管理等規范嚴謹,每期培訓結束進行總結匯報,評選優秀學員;有組織:有健全的學員班級組織,建立班委管理制度,培養骨干學員。
(三)有序開展學習活動
1.培訓固定師資穩定有保障。合唱團規模適宜,每期成員有60人左右。有專職管理人員2人,指導教師2人,建立相對固定的培訓課程體系。學校建立突發緊急情況疏散預案,并配備AED。每周定期排練加突擊訓練,提高團員技藝。
2.合唱團與歌迷見面會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期培訓班安排一次歌迷見面會。每次見面會現場,成校一樓大教室連過道都要加座,全縣合唱愛好者早早趕來,感受合唱的魅力,領略合唱者的風采。
3.有獨立的教學場所。面積120m²并設有老年合唱基地標識。
4.積極打造智慧學習場景。利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和國家省市縣級網站等新媒體定時推送老年教育相關信息;運用“第三年齡學堂”、“浙學通”等在線學習平臺開展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