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專業建設水平,11月4日,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殷利一行到樂清市柳市職業技術學校交流指導,校長陳爾彪偕同校班子成員、骨干教師以及樂清各兄弟學校領導、骨干教師共同參加此次交流會。
在陳爾彪校長的陪同下,殷利副校長一行參觀了學校實訓基地、紫藤長廊、廣場、教學樓大廳、禁毒基地等。
交流會上,陳爾彪校長作《追求卓越——教育家型教師的內涵、特質與路徑》講座。陳校長圍繞當前發展趨勢,指出教育家型教師既是教師專業發展邊界的突破,也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未來指向。作為教育家型教師,應堅持六大核心要義,立根立德立業立學立魂立志;應具備教育理想、教師知識、實踐能力、發展訴求及教育影響的基本素養。同時,基于以上內涵和特質,陳校長提出成為教育家型教師的具體路徑,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專業成長規劃。
圍繞主題,陳校長帶來《鄉創工匠富能場域:構建與應用》講座,詳細闡述了學校在紫藤文化、教育理念、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助力學生成長為“體面就業 優雅生活”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殷利副校長結合自身辦學實際,帶來題為《以工育人:職業教育校企協同育人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的精彩講座。殷副校長深入分析太倉與德企合作的五大優勢,并闡述其為學校與企業協同培養人才奠定基礎的重要意義。她在借鑒德國雙元制的基礎上重構了符合中國實際的“以工育人”職教模式。殷副校長圍繞歷史需求、改革要求、時代追求“三求”闡述以工育人模式的系統構建,結合學校實際,詳細論述了基于數字化平臺“六步”研制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即定參加人員、統工作思路、析崗位任務、細支撐元素、組教學模塊、定培養方案,并基于此進行了以工育人課程開發;以《信息技術》課程為例,展示了以工育人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殷副校長的講座給學校在共建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實踐基地及評價體系和管理機制建設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
此次交流活動,不僅加深了兩校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更為學校專業建設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職業教育作為連接教育與產業的橋梁,必須緊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共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柳市職業技術學校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積極借鑒太倉中等專業學校的寶貴經驗,不斷優化學校的育人環境,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顯著推動力。(張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