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的家長們周末有點忙,忙著干同一件事——參加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培訓。據統計,在近日面向高一的家庭教育培訓中,參加人數近800人,遠超實際學生數。
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這是學校穩步推進“教聯體”建設的又一舉措。家庭教育培訓啟動以來,受益人群4000余人次,參訓家長們說得最多的便是:“這趟培訓沒白來,啟發太大了!”
前期做排摸 培訓“合心意”
培訓面向全校學生家長,線上、線下相結合分批次進行。為了讓培訓更“貼心”,前期發放調查問卷征集家長建議。調查發現,80%的高一學生家長沒有參加過家庭教育專題培訓,66%的家長獲取家庭教育信息的途徑有限。調查還發現,不少孩子平日由祖輩教養,普遍存在性格叛逆、溝通障礙、愛看手機、不懂感恩等“管不了”的窘境。
根據調查結果,結合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學校開設不同主題的課程。高一和高二分別以“溝通、引導、感恩”和“信任、夢想、行動”為主題。“高一的孩子處在后青春期,主要引導家長學會疏通親子關系,避免情緒沖突,學會運用溝通技巧引導孩子樹立小目標,收獲人格的成長。到了高二,孩子們慢慢建立起人際關系圈也有了未來的方向,這個階段就要學會引導孩子做好規劃,成為他們夢想的助力者。”培訓處主任盧昌松老師介紹。
首期培訓,圍繞“溝通 引導 感想”,優秀校友、寧波富匯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家庭教育指導師李芬珍進行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授課。李老師引導家長從正確認識父親、母親、孩子三者在家庭中分別歸屬不可替代的角色和各自應承擔的義務出發,激發了家長們掌握更科學的教育方法、參與家庭教育的熱情。同時,通過上臺互動,讓家長們親身體會做好孩子“安全靠山”的重要性。
記者發現,來培訓的家長,年齡、學歷跨度大,有初識家教課堂的爺爺奶奶輩,也有學識淵博的博士,但家長們都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游戲體驗互動、討論熱點問題,受益匪淺。
當天進會場時,一位爺爺嘴里嘟囔著:“孩子的教育不是學校事兒嘛,還費這功夫來摻和。”隨著講座的深入,這位爺爺不光越聽越投入,后來還悄悄拿出了筆記本記錄。臨走前,他還和盧老師握了握手,說自己的收獲很多,非常感謝學校。
“平時對孩子的教育真的不夠,對伴侶也很少說謝謝,未來會嘗試去實踐和改變。”“爭做一名學習型家長,永遠會帶給孩子無窮的力量和信仰。”家長們受益良多。
打造“教聯體” 凝聚“時時處處”育人合力
近日,教育部、中央宣傳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推動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確保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更加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力爭到2025年,50%的縣建立“教聯體”,到2027年,所有縣全面建立“教聯體”。
據悉,學校將“教聯體”建設列入重要工作,凝聚“人人、事事、時時、處處”育人合力。學校建立家校合作機制,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環境和情況;提供家庭教育指導,組織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工坊,幫助家長解決具體問題;利用在線教育資源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以更為便捷的溝通渠道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關注特殊學生,通過個別輔導、心理咨詢、經濟幫扶等方式,給予學生特別的關愛。
學校黨總支書記楊海如表示,學校通過盤活教育資源,搭建交流平臺,建立合作項目,持續評估反饋等方式,開展“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的立體式聯動,學校、專家、家長共同研究學生成長的新情況,合力破解學生成長的新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文:吳彥 圖:盧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