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德清職業中專顧國蓮市級名班主任工作室組織開展了心理高危學生家校溝通對策研討活動。學校政教處副處長王穎斌、工作室全體成員及17位新教師參加,活動由王穎斌主持。
首先,顧國蓮分析導致學生心理危機的因素和心理危機的類型,比如學習壓力危機、家庭關系危機、社交困擾危機、自我認知危機等。
接著,她結合心理高危學生干預中家校溝通困難的現狀、原因,提出相應有效對策。一、給予希望,明確共同目標。根據學生的現狀問題和未來,創設希望感,樹立家校育人的共同目標,贏得家長的真誠合作。二、正向溝通,共情家長感受。用共情的方式設身處地、認同和理解別人的處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用他們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理解他們的感受,以此打開溝通之門。三、家校合力,助益問題解決。用鼓勵、肯定的方式提升家長的自信心,聚焦于問題。在堅持生命安全第一的基礎上,家校合力尋找問題解決之道。四、相互支持, 強化家校同盟。積極就醫,家校同盟,接納孩子的當下,正視孩子的問題,給予孩子無條件的關注和愛,從而緩解心理危機。五、簽訂契約, 加強動態管理。簽訂相關契約,持續跟蹤學生的心理發展軌跡,包括就醫情況、服藥情況、情緒及行為表現等,直至學生康復。
最后,王穎斌作活動總結,他指出高危心理學生干預中家校溝通的核心姿態:一是避免撇清關系,給出承擔相應責任的姿態;二是跳出事件,先處理家長的情緒感受;三是給出自己人效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同時提醒全體成員在工作中要加強自我關懷,覺察自我心理狀態,探索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學會自我賦能,做從容幸福的教育者。
本次活動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中家校溝通的流程和對策,提升了教師對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識別和處理能力,完善了校園危機預防、預警和干預機制。工作室將繼續努力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顧國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