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其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讓“精準教學”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促進“精準教學”更好地落地課堂,讓數據賦能教學,溫州市精準教學案例評審答辯暨精準教學研究項目組第二次活動(職高組)于9月26日在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展。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郎建華,各縣市區精準教學項目組成員參與了本次活動。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助理陳生湖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并向與會人員表示了歡迎。
隨后,答辯專家團現場觀摩溫州市精準教學“成功與失敗”案例評審答辯并撰寫分析點評稿。來自溫州市的10位答辯老師們盡展風采,在答辯陳述中詳盡地說明本校在數據賦能教學方面所做的工作。
各位答辯老師精彩紛呈。案例中老師們使用多樣化的“智慧學習”平臺提高教學質量,實時捕捉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作業完成情況和測試成績,從而精準地識別出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挑戰。通過智慧設備和在線平臺,老師們利用這些數據,設計出更加個性化的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資源和輔導。同時,通過形成性評價和過程跟蹤,教師能夠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智慧數據分析”平臺在教育領域正在被廣泛應用。老師們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學生的薄弱知識點,有針對性地學習和訓練,形成“精準教學—精準測評——精準學練”的生態閉環,優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探索教育質量提升新路徑,形成特色模式,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成績。
答辯結束后,瑞安市塘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邵秋收老師帶來了優秀案例分享,通過“知行學用”的方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借用“智慧平臺”交收批改作業,使用“多維度”評價體系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樂清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黃瑋爾老師講解了“小步快跑 精準成長”的教學模式。黃老師盡心盡力的工作不僅讓自己斬獲多項殊榮,更讓學生在她的帶領下有了顯著的提升。
活動最后,郎建華主任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精準的評價。他指出,教師們在這兩年中,不斷地探索、反思、實踐和交流。在溫州市精準教學平臺的建設、精準教學成功與失敗案例的評審、精準教學課堂的研究、精準教學命題與標準探究、大數據精準教學支持教研共富,精準教學論文、精準教學課題等方面取得巨大進步。他期待著教師們積極參與后續的各項工作,為模擬考試設計數據模型,成為評審團成員,帶動學校、教師、學科組更加深入研究精準教學,達到提質增效。
本次評審活動,以“慧”促進教學,“慧”促深研究,“慧”促再優化。從而有效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促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余若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