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就業率是吸引高分考生報考職校的重要因素。在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考生與家長在選擇專業時,除了個人興趣,就業和發展前景是其權衡的主要因素。
每年高校招生季,常常會有高分考生報考職業院校的新聞引發關注。據報道,今年浙江一名602分的高考考生被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設備與控制技術專業錄取,這還不是這所學校錄取的最高分,最高分是608分。高分考生報考職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選擇的背后也體現了學生和家長對就業市場的綜合考量。
高就業率是吸引高分考生報考職校的重要因素。在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考生與家長在選擇專業時,除了個人興趣外,就業和發展前景是其權衡的主要因素。教育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1日,全國已有2951所高職學校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共計就業559.7萬人,就業率為98.34%,高于普通高校平均值。在就業因素考量下,一些特殊院校和專業由于其特殊辦學性質和就業前景,能吸引高分考生報考。
近年來,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尤其是國家在職教領域的改革措施落地,讓職業教育有了更大吸引力。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大力投入,職普融通的教育模式,積極發展職教高考,實現高職、本科、研究生貫通式培養……種種措施打破了以往職校畢業生求職、晉升的“天花板”。職校畢業生既可以先升學再就業,也可以先就業再升學,職教本科的設立讓職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就業往往遵循市場規律,符合供求關系定律。許多職業院校擁有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的專業,這些專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能夠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人才。尤其是職業教育實行“雙師型”教師制度以來,實現了學校、院系與用人單位緊密對接,一些優秀畢業生還沒到畢業時就已經被“預訂”一空,就業前景和職業發展路徑可預期,這一點符合大部分學生和家長的認知與選擇標準。
此外,隨著社會進步和教育觀念更新,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開始重視教育的投資回報率。他們認為,選擇一個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的學校,能夠更快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他們不再單純追求名校光環,而是更加注重學校的實際教學質量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在自身能力范圍內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這其實也是一種理性的回歸。一些考生更加注重職業路徑的規劃,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等綜合考量。有的學生可能更喜歡實踐性強的專業,或者對某個特定領域有濃厚興趣,因此選擇報考職校以獲得更深入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我們樂見工程師與技術工人、設計者與實踐者日益受到同等重視,有著同樣光明的前景。我們更加希望,未來有更多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勞動者,能夠更好地團結協作,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