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杭職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學生在生物制藥綜合實訓基地上課。(學校供圖)
本報記者 鄒紅宇
7月盛夏,暑假如約而至,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教師、博士李季衡卻絲毫沒有閑下來。在前段時間的錢塘區“博士入企”對接會上,她注意到了一份來自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對生物信息學人才的需求清單。于是,本身就擁有復合背景的她主動與公司聯系,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博士入企”是杭職院創新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縮影之一。2023年10月,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錢塘科學城)產教聯合體成立,并作為浙江省唯一一個案例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杭職院作為這個產教聯合體的牽頭高校,積極探索創新市域產教聯合體實體化運行機制,蹚出一條聯系緊密、合作靈活、特色鮮明的產教聯合體“杭職路徑”。
基礎深、融入早
為區域發展注動力
杭職院所在的杭州市錢塘區是集經開區、高新區、綜保區、自貿區等四大國家級金字招牌于一體的產業大平臺,擁有華東地區最大規模高教園區,集聚了“車芯藥化航”五大主導產業、13萬個市場主體、14所高校和25萬名師生,是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天然聚寶盆和合作試驗田。
“作為首批入駐錢塘高教園區的高校,杭職院自建校以來就與區域同生共長、互融互促。”副院長樓曉春的話道出了杭職院與錢塘區的歷史淵源。早在2008年,杭職院就主動在區域內的校企合作上“破冰”,開國內高職校企共同體建設之先河,與全球三大機床生產商之一的友嘉實業集團以校企共同體模式合作共建友嘉機電學院。之后,杭職院更是聚焦錢塘區“車芯藥化航”五大主導產業,相繼建立7個人財物融通、產學研一體、師徒生互動的新型二級學院。
然而,隨著產業出現高端化和融合化趨勢,杭職院逐步意識到原本單純的點對點式校企合作已經無法實現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精準有效供給。為了破解校企共同體面臨的校熱企冷、合而不深、資源聚集度較低等問題,杭職院主動與杭州錢塘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組建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錢塘科學城)產教聯合體。“市域產教聯合體能夠集聚區域內優質資源,充分發揮政府統籌、產業聚合、企業牽引、學校主體作用,形成了制度供給充分、條件保障有力、產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態。”杭職院宣傳部部長張杰表示。
創新機制、共建共享
打造產教深度融合“生態圈”
在距離杭職院不遠處的杭州醫藥港小鎮里,集聚了華東醫藥等大型制藥企業以及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原本,杭職院只能點對點與醫藥港小鎮里的單所企業進行聯系,無法形成合作規模,而市域產教聯合體使得面對面式合作成為可能。
在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支持和推動下,杭職院與醫藥港小鎮共建杭州醫藥港學院杭職產教融合基地,并鏈接了區域內其他14所本科及高職院校,共同服務醫藥港小鎮內1700余家制藥企業。學院還推出了由區域內高校、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組建的“理事會—人才培養聯盟”實體化運行機制和有著市域產教聯合體理事會、秘書處、專家委員會三級組織的協調會議,根據產業人才需求情況對年度招生計劃、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動態調整。“有了平臺和機制之后,我們和周邊其他高校、企業的溝通更順暢了。”杭職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負責人陳郁表示。
產教聯合體在服務區域產業的同時,也“反哺”了學校的專業發展。在杭職院東北角的生態健康學院里,有一處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生物制藥綜合實訓基地,里面設有微生物發酵實驗室、生化分離實訓室、細胞房等實訓場所。“現在基地里的各種設備幾乎都和企業生產接軌了。”陳郁告訴記者,幾年之前,這里的實訓設備都比較老舊,無法適應教學實踐的需求。其中的變化源于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成立。聯合體強力引導政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并給予杭州醫藥港學院杭職產教融合基地2000萬元經費,支持杭職院在校內打造基于典型產品生產工藝的實訓基地和創新實踐基地,提高區域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畫好政校企聯動“同心圓”
浙江合聚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是醫藥港小鎮內的一家企業,主要從事抗癌抗病毒等新型原料藥和中間體的開發。企業在生產中一直受到催化劑價格昂貴、重金屬殘留高、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等問題困擾,急需突破生產技術難題。“原本公司只能自主聯系高校,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溝通平臺。”副總經理沈超透露,公司通過聯合體“博士入企”產業賦能行動,在錢塘博士服務驛站發布需求,然后與前來揭榜的博士實現精準對接。就這樣,他認識了杭職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教師、博士于文博。
了解到企業的迫切需求,于文博根據團隊在藥物合成上的技術優勢,開發了新型的多糖負載催化劑,使抗腫瘤藥的關鍵中間體合成生產成本降低了20%左右,重金屬殘留小于0.01%,同時指導企業對原有產線進行改建升級,攻破了困擾企業多年的難題,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益。
據悉,聯合體探索性實施“博士入企”產業賦能行動,創新“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三題模式,促成校企資源深度互補,推動產業能級提升。杭職院作為聯合體牽頭單位,積極參與“博士入企”行動,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校企共建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與錢塘區、聯想集團共建聯想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賦能聯合體為171家企業提供咨詢診斷,精準服務40多家企業。
副院長程利群表示,下一階段,杭職院將積極參與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建設,加快構建資源共享、功能完善、全程服務、運行順暢的市場化科技成果轉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