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長興教師進修學院主辦的長興縣中小學教師綜合素養提升48學分高級培訓成功落下帷幕。來自全縣中小學幼兒園157名教師參加培訓。該培訓旨在通過多種方式從理論引領、素養提升、實踐突破三方面提升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養。
培訓期間,老師們聆聽了多個專題講座,湖州師范學院的潘明福教授以自己的滿腹經綸為老師們講了《經典詩詞背后的故事》,一個個故事背后的深刻內涵讓老師們領略了古典文學的韻味;長興縣文物科副科長周鳳平的《閃光的長興歷史文化》講座讓老師們深入了解長興的歷史與發展以及當地的文化底蘊;長興縣文化館館長黃益平《走進長興非遺》的詳細介紹則讓老師們了解了非遺的概念、分類,更進一步接觸到長興當地的非遺項目,這是民間智慧和寶貴財富。
在美育素養方面,浙江省文化館副館長張國樟的《提高公共審美素養》講座從美學層次六個等級、文化美學內涵、美學原則等方面提升了老師們的審美意識;溫嶺教育科學研究室的盧偉珍名師和老師們共同賞析了《清明上河圖》《馬遠夏圭繪畫》,盧老師娓娓道來,生動的講述、清晰的畫幅則進一步讓老師們欣賞到了宋代傳統繪畫藝術的魅力。
浙江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書記周明寶作《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專題講座,他用激情昂揚的語言帶領老師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論述,周老師還用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故事鼓勵教師們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麗水市委黨校趙偉老師,用一支粉筆書寫國學佳句,和老師們分析其精神內核,強調了傳統文化對于教育的重要性。臺州市椒江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張俊亮老師的《高情商溝通提升教師價值感與幸福感》講座幫助老師們學會了如何更有效地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從而提高自己的價值感和幸福感。
聽取專題講座之外,老師們又親身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長興非遺項目泗安酥糖的師傅為老師們展示精湛的傳統技藝。這樣的體驗不僅讓老師們近距離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魅力,也激發了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和保護意識。
培訓結束后,老師們一致認為,此次培訓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知識體系,還提升了個人的教育智慧和專業素養。他們紛紛表示將所學知識融入日常教學,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能力,為新時代的教育貢獻力量。(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