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單位評價:優秀”“學院評價:優秀”……近日,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永嘉學院畢業生鄭濱宇收到了這樣一份頂崗實習考核表。從開學初進入保一集團有限公司擔任技術員到現在,3個多月的時間,他的表現得到了企業和學院的一致認可。“我們專業很吃香,很容易在永嘉的泵閥企業找到工作。”鄭濱宇告訴記者,目前,他已經與企業簽訂了三方協議,一畢業就會正式入職。
永嘉擁有泵閥制造企業3000余家,被稱為“中國泵閥之鄉”,近年來隨著泵閥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急需大量高素質技能人才。然而作為山區縣,永嘉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及大中城市,不僅引進外地優秀人才難,本土人才也留不住。即使是中高職一體化合作,由于合作的高職院校大部分地處大中城市,仍有超過70%的畢業生選擇留在高職院校所在的城市就業,返鄉就業比例較低,對永嘉的產業發展支撐有限。
為破解這一難題,2021年,永嘉縣政府與溫職院簽訂協議,合作共建溫職院永嘉學院,并對接永嘉縣職業教育中心,以當地泵閥產業新需求為導向,將機械設計與制造(閥門設計與制造)專業作為試點,創新實施了中高職一地式、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推動溫職院‘下沉到縣’,既能滿足本地學生對升學的訴求,又能針對性培養泵閥產業集群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實現‘招當地學生,在當地培養,留當地就業’,一舉多得。”永嘉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建光說。
做好“融”文章,銜接中高職
實際上,永嘉職教中心多年前就曾以“3+2”分段培養等形式與溫職院開展過合作辦學,但由于是異地合作,始終存在著培養方案“合而不融”、培養過程各自為政、行業企業參與不深等問題。
“一地式辦學后,職教中心與溫職院永嘉學院共用一個校園,區域藩籬打破了,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融’文章,開展中高職有效銜接,實施一體化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永嘉職教中心黨總支書記葉昭炯說。
2021年,永嘉職教中心與溫職院永嘉學院共同成立了校區管委會,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雙周例會制度,通過召開工作專題會議或教研室合作會議等形式,加強協商合作交流,共同制定教學文件、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議事規則,構建共同設計、共同建設、共同實施、共同培養、共同管理的工作機制。
截至目前,學校通過校區管委會制定了“雙班主任德育管理制度”“過程遴選考核制度”等20余項制度,組建了日常安全管理、教學科研、學生思政工作等3支實體運作的專班隊伍,初步形成了主體聯合、資源整合、制度契合、管理配合、文化融合的中高職同校園“五合”管理模式。
管理上的“融”是為了推進培養上的“融”。為徹底解決原有“3+2”分段培養存在的弊端,兩校創新實施了“1+3+1”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統一培養目標、統領生涯規劃、統籌技術培養、統攬育人載體等一系列舉措,進行全學程漸進式培養,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溫職院永嘉學院院長林香港介紹,學生入學第一年,重點培養文化底蘊與職業素養,引導學生了解崗位所需的素質技能,厘清自身職業發展路徑;第二至四年,將重點放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引導學生融合專業理論與技能技術;第五年,由學校教師與當地企業技術骨干主打考核,引導學生成長為熟練工,無縫對接崗位。
一地式辦學、一體化培養也激發了當地泵閥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君品集團有限公司主動向溫職院永嘉學院捐贈了實訓設備,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永嘉職教中心、溫職院永嘉學院共同申報了省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試點……據統計,2021年至今,與兩校深度合作的企業由2家增加到了9家,共建成產業學院1個、省級產學育人中心3個。“中高職合力,校企雙向奔赴,產教融合進一步走深、走實。”林香港說。
深化產教融合,共育卓越人才
當記者走進溫職院永嘉學院閥門智能制造生產性實訓基地時,永嘉職教中心2021級機械班學生胡曉程正忙著為當地閥門企業制作雙瓣止回閥(一種閥門零部件)。胡曉程是該校“金工匠坊”學生技能工作室的成員,自2021年加入工作室以來,先后參與了10余次基于閥門基礎部件加工試制的產教融合實踐。
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永嘉職教中心、溫職院永嘉學院積極與當地泵閥企業合作,專門成立了“金工匠坊”,通過承接企業閥門基礎部件的加工試制項目,引入企業樣品、企業圖紙、企業標準、企業檢驗,開展項目化學習,幫助學生實現學生、學員、學徒、創業者四重身份的疊加。與此同時,兩校還緊扣泵閥產業轉型需要,探索實施了1名中職教師、1名高職教師、N名學生長期駐點1家企業的“1+1+N+1”校企交互式產教融合新模式,在助力企業生產的同時,引導學生開展提效率、改工裝、優工藝的探究性學習。
通過“金工匠坊”的項目化學習和“1+1+N+1”的探究性學習,胡曉程的專業技能與崗位適應能力均有了明顯提升,在溫州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中屢屢獲獎。胡曉程告訴記者,盡管他目前還是高三,但已有多家本地泵閥企業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相對于常規招收的校招生,這樣的學生基本功更扎實,適應性更強,我們企業自然是要‘搶’。”保一集團技術總監夏勝建說。
2023年,溫職院永嘉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100%,留永率達100%,平均薪資待遇超過同期新員工10%以上……3年多的辦學實踐,兩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獲得了當地企業和社會的一致認可。2021年至今已累計幫助180多名山區學子走出大山,成為泵閥企業的“金藍領”。在此過程中,永嘉職教中心中高職一體化機械班的招生規模也從當初的一個班擴大到了兩個班,今年還將再擴招一個班,招生錄取分數線也較起初提升了21.2%。
徐建光表示,泵閥產業是永嘉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全省山區26縣中單體制造業產值最高的產業集群。下一步,永嘉還將繼續深化中高職一地式、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促進中高職有效銜接,以產教融合為關鍵路徑,加快構建技術技能人才“蓄水池”,努力為當地泵閥產業提檔升級打造一支技能更精、適配性更強的生力軍。(記者:邵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