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衢州市中職教師信息化說課比賽遴選優秀選手,4月28日、5月6日,浙江省衢州旅游學校借助“朝陽夜話”青年教師成長訓練營,由“校”到“縣”,層層打磨,組織近三年青年教師同臺競技,帶來了精彩絕倫的信息化說課展示。本次活動特邀縣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教研員蒞臨現場指導。
經驗分享
曾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物理課程“創新杯”教師信息化教學說課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的胡建珊老師,為教師們展示了一等獎的說課《機械波及應用》,通過“繩波、聲波”與“麥浪、人浪”的實驗演示,實現“機械波”概念的具像化理解;立足學生未來就業需要,帶領學生深入名企車間,利用現場教學搭建知識框架,完成知識的遷移與創新。同時,胡老師分享了從市賽到國賽的備賽歷程,重點闡述了說課中如何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如何融入“崗課賽證”育人理念。
校賽風采
學校9位青年教師分成專業課組與文化課組依次上臺進行說課展示。老師們圍繞教學內容,從設計意圖、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以及教學特色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文化課組
樓芳玲老師本次說課內容聯動了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五單元《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與第六單元科普作品《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她從單元、文本和學生“三個視角”進行教材解讀,以“誰是你心中的榜樣”問卷調查為課前導入,結合學生專業要求,運用情境演繹與AI創作,層層推進讀寫教學任務,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授課。
江柳燕老師的說課內容是中職英語外研社版基礎模塊1的Unit7 When Disaster Strikes中的“Reading and Writing”。她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融入巧妙設計,以活動方式引領課堂,讓學生在讀寫之中感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巧奪天工與實際意義,進一步體會“天人合一”的環保思想,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均得以較好地達成。
程美玲老師的說課內容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學校政治學科基礎教材“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程老師結合學情,創設挫折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共鳴,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辯證看待挫折,正確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不如意,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特色緊密結合,生動體現了大思政課的教學理念。
蔡婷婷老師的說課內容是統編版歷史教科書《中職歷史基礎模塊》第十單元第22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通過時間軸與地圖的動態演示,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課件史料圖文視頻豐富,渲染了緊迫的抗日救亡氣氛,從而讓學生們充分意識到帝國主義蠶食中國的種種暴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展現了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緊密結合。
程群老師的說課內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體育與健康》第五章第三節課“排球—氣排球正面上手發球”。程老師通過觀看賽事視頻、討論及練習一系列活動,豐富體育課堂,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發球理論基礎上進行練習,最終呈現多組織多種形式的對抗賽形式教學。
專業課組
洪露倩老師的“宋韻今繪——走進《清明上河圖》”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藝術:美術鑒賞與實踐》的第一章第一節“中國繪畫藝術”。她巧妙運用AR全景、微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了“人在畫中游”的實景體驗,有效提高學生欣賞并學習繪畫技巧的能動性,而“線上線下雙結合”的評價體系與課后視頻拓展,進一步凸顯了洪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生本課堂。
張優娣老師“會當凌絕頂,一覽泰山景”的說課內容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旅游文化》。張老師以微課預熱,利用ClassIn搭建師生互動平臺。通過希沃白板小游戲與VR全景等多種方式,加深學生對泰山景觀特征的了解,鍛煉學生導游詞撰寫、設計游覽路線的專業能力。課程活動形式新穎、課堂氛圍活躍。
汪正立老師“理實互融,德技并修——基于PLC控制的Y-△電路:創新與實踐”說課內容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工廠電氣控制設備》。汪老師以真實生產車間視頻播放為切入,讓學生形成對應用場景的認知。教學過程以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PLC控制電路的設計思路與方法,培養學生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工匠。
鐘佳燕老師的說課內容“軟文點亮共富路——確定軟文標題”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網絡營銷》項目六“軟文營銷”。鐘老師整合了“X-mind、人工智能AI、i博導”等信息技術,融匯“活頁式教材”“線上資源庫”等教學資源,在“啟、創、優、評”中,踐行了“做中學、學中做”的職業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崗位實戰中掌握軟文標題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曾樂老師的說課內容“初識大數據——大數據比你更了解你”,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節。曾老師以微課視頻為情境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配合引入現實軟件使用場景,助力學生深入體驗大數據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強化學生網絡安全意識。
參賽選手完成精彩的說課匯報后,各學科專家對本次說課教師的作品和表現進行綜合點評,在肯定青年教師成長的同時,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意見,以助青年教師們更有效地把握進步方向,提升自己的專業說課能力。
最后,希望選手們借助競賽平臺增強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業務水平,在今后的教學中挖掘潛能、超越自我?。ㄠ嵱裣?江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