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溫州市中職金融類專業中高職一體暨財經教研基地研討活動在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舉行。浙江省教育廳職成教教研室教研員許寶良、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學院副院長吳金旺、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教研員徐克美、項光榮同高職院校金融類專業負責人、中職財經類教研基地成員和金融類專業骨干教師共30余人參加活動。此次活動由徐克美老師全程策劃,旨在推動中高職金融類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與融合,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具競爭力的金融人才。
課堂示范展示,展現教學新篇章
公開課環節,二職許鍵老師開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金融個人投資理財課《確定投資人風險偏好類型》。許老師用一個簡單的氣球小游戲開始課堂,引導學生感受風險偏好并梳理風險偏好類型。隨后他給出三位不同客戶的信息,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運用iPad測評出客戶的風險偏好類型,并為其匹配相應的理財產品。
許老師告訴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客戶理財產品的選擇,不僅要考慮風險偏好,還要考慮風險承受能力。靈活運用風險等級適配性原則,才能真正讓理財服務于投資者美好生活。學生現場反響熱烈,活動和討論的參與度高。課后,學生們表示意猶未盡。
緊接著,大家觀摩了瑞安市職業中專教育集團學校的徐曉彬老師開出的一堂金融認知課《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徐老師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了解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在信用創造中發揮的作用,更好沉浸式理解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等概念。課上,徐老師不忘引導學生建立思辨思維。由國家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引發學生思考,由此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國情的家國情懷。
專家評課議課,引領課堂新樣態
瑞安市職業中專教育集團學校的葉海鶴老師主持了評課議課,各大高職院校專業負責人和各中職學校的聽課教師參與了評課,肯定了兩位開課老師的課堂表現,并提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等中肯意見。其中,吳院長更是從多年從事金融研究工作的經驗出發,肯定了中職教師打開課堂的勇氣。同時從三教改革的角度出發,提出三教改革的痛點是教師,教師要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和金融專業性,來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實現學生大規模的、個性化的學習效果。
經驗交流分享,啟智教育新思路
在下午的經驗交流和專家講座環節,浙江金融職業技術學院的吳金旺院長為大家帶來專家講座《數智化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劉悅主任與大家分享《金融科技應用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銜接現狀與對策研究》,就中高職一體課程銜接進行研討;溫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孫毅杰主任給大家帶來題為《中高職一體化主要問題及其對策建議》的分享;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的吳凱主任做了《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中高職一體化培養定位及課程銜接問題思考》的分享;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的邵媚主任與大家分享《深化中高職銜接,崗課賽證一體化聯動育人》。
專家們以自己獨特的見解讓老師們受益匪淺。
最后,徐克美教授做關于《中高職一體化課改的實踐感悟》,并對本次活動做了總結。她與專業組教師們進一步討論了專業發展相關問題,包括學測和技能大賽等事宜。同時她強調金融專業要繼續深入研討和論證人才培養方案,才能利于專業發展得更好,走得更遠。
本次活動,得到了高職院校的大力支持,為加強中職金融類專業和高職金融的聯系搭建了橋梁,將促進金融專業中高職一體銜接的進一步發展。(金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