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學生網絡素養,防范電信詐騙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并向學生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強化學生自我保護和防范能力,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12月7日,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湖州工程技師學院“網絡行為視角下中職生行為規范提升路徑研究課題組”聘請學校法治副校長、仁皇山派出所副所長徐駿為課題組專家宣講員。徐警官也為信息部高一年級200余名學生帶來了一堂題為“謹防網絡詐騙 提升網絡素養 共筑安全防線”的法治教育主題講座。徐所長講座主要從預防網絡詐騙和遠離網絡暴力兩方面展開。
首先,徐警官通過兩段生動的視頻,為學生講解了常見的電信詐騙的伎倆,以及防范的手段。他告訴學生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
接著,徐警官詳細地解釋了什么是校園網絡暴力。他解釋,網絡暴力行為是指通過網絡或其他媒介,對在校學生實施侮辱、恐嚇、造謠、誹謗等行為,使受害者遭受嚴重的心理創傷和社交障礙。這種暴力行為不僅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會對他們的學業成績和未來發展產生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徐警官還結合一些具體的網絡暴力事件,向學生們介紹了這種暴力行為常見的表現形式以及它所帶來的社會危害。他告訴學生們在遇到網絡暴力時應該如何應對,比如要及時向老師、家長求助,保留好相關證據等等。
最后,徐警官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參與到防范電信詐騙和維護網絡秩序的行動中來。他強調,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打擊電信詐騙和網絡暴力行為,維護學生的權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他也鼓勵同學們在面對電信詐騙和網絡暴力時要勇敢地站出來尋求幫助和支持。
講座結束,徐警官攜仁皇山派出所民警共同參觀了學校信息部舉辦的網絡素養手抄報展示活動,對學生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并對警校共建無詐校園提出建議和方案。
通過這次主題講座,同學們認清了電信網絡詐騙和網絡暴力的嚴重危害,增強了防騙意識,提高了防范能力,掌握了一些防范技巧,筑牢了安全防范的“防火墻”,為創建無詐校園奠定堅實基礎。(王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