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教育部發布印發關于《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波第二技師學院積極響應,開展學校建筑屋面光伏項目,推動光伏與建筑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在校園建設領域的應用。
對內是屋頂,對外是光伏
光伏發電是指利用太陽能輻射直接轉變成電能的發電方式,綠色清潔、環保低碳。太陽能光伏發電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制約,只要有光照,就可以發電。
自上學期起,學院教學樓、實訓樓、宿舍樓超1665平方米的頂面,已經“披”上“光伏新衣”,享受“陽光收益”。 學院屋面光伏項目總投資約141萬元,根據屋頂資源和光照等許可條件,屋頂光伏安裝面積1665平方米。學校閑置屋面分布式光伏系統實行“發電自用、余電上網”原則,能夠促進節能減排,加快推動學校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助力創建寧波市綠色學校。
光伏進校園,學研訓結合
光伏作為清潔能源走入校園,既滿足學校的用電需求,減少用電成本,又可以作為普及新能源的科普基地。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將綠色低碳生活的理念融入辦學的每個環節中,讓學生的低碳意識與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20電氣自動化的周宇城同學聽說學校屋頂統一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滿臉興奮。“作為電氣工程專業學生,我對這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趁著光伏工程師在現場,周宇城和同專業幾個同學上前虛心請教。
光伏工程師帶著同學們參觀了其中一個教學樓的頂層,現場一塊塊鍍鋅鋼板緊密地排列著。光伏工程師解釋:“光伏發電是根據半導體的光電效應原理,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板,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工程師講解的知識,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周宇城聽了連連點頭。
“那么,光伏發電都有哪些優勢?”有同學追問。光伏工程師進一步解釋,光伏發電站的建設可以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同時,光伏發電不會排放包括溫室氣體在內的任何物質,無噪聲、無污染。此外,光伏發電是一種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特征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能夠優化我國的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而且光伏發電站的建設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實踐與理論同樣重要,學生對新能源有更加直接的認識,相比在書本上學習更生動。最重要的是,光伏發電融入校園綠色低碳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研究新能源的熱情,培養學生節能環保意識,建設環保節約型校園。(楊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