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校園,清廉元素處處可見;徜徉其中,清廉理念無處不在。
近年來,嘉善信息技術工程學校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標對表清廉嘉善建設要求,把“數字大腦”融入清廉學校建設,以一個個“數字小窗口”“清廉小窗口”,為學生搭建“成長大舞臺”,深入打造數字賦“廉”專業融“廉”職業教育清廉體系。積極倡導以善為美,以廉為榮,為提高教育獲得感、高水平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堅強政治和紀律保障。
技術助力,數字賦“廉”。鼠標點擊一下,在電腦的小窗口上顯示了一個“可感知、可監控、可識別、可抓拍、可示警”的智能陽光廚房“駕駛艙”。學校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借助信息化手段,依托“易尤特”“佳士友”等管理系統,實現“透明化”運行,“常態化”監管,每月盈利控制在±4%之內,物聯智慧化預警,隱患自動化監測,信息大數據分析。
干部勤廉,清明政風。常態化開展學期初清廉動員,期中警示教育,期末述職述廉,每月會前說紀,“書記上廉課”,每周三下午開展書記談心活動,時刻擰緊“勤廉發條”。全面推行PDCA質量圈管理模式,重點環節廉政風險精準管控,優化管理過程,提升管理效率,培育“清廉財務”“清廉總務”“清廉實訓”,不斷完善數字化財務審批閉環管理制度,加強廉政建設痕跡化管理,規范學校的清廉機制。
專業融廉,清凈校風。結合中職學校專業特色,匠心技藝蘊清廉。會計課堂上,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與專業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明白“不做假賬”的重要性。平面設計專業師生,首發中職學校清廉IP人物“規規”“矩矩”,可愛人物巧妙融入清廉意蘊。學校團委結合旅游和烹飪專業拍攝了微視頻《職教有廉·細微之處見修行》。開展非遺技藝課堂,非遺大師和學生的盤扣、泥塑和剪紙作品傳承“清廉”永恒初心。
學校清廉IP人物“規規”“矩矩”
教師話廉,清正教風。堅持立德樹人,樹立清廉標桿,爭做嚴于律己的清廉教師。結合“教師節活動”評選最美職教教師、工匠、良匠,開展黨員教師清廉微宣講、師德師風簽約活動。烹飪專業教師還開出清廉菜單,制作“廉潔菜品”“品味清廉”。全體教師“書畫清廉”“課程清廉”,不斷完善師德師風監督體系,厚植教師清廉底蘊。
教師清廉菜品
學校師生書畫清廉作品
學生樹廉,清新學風。結合德育常規活動,學校定期開展周一升旗儀式“我來講廉”,每日“清廉早讀”,廣播站“清風潤心”欄目;結合年級部主題活動,開展誦清廉、展清廉系列活動;結合“四力融合”選擇性課程和非遺傳承課程,高一新生的清廉研學活動,根植學生的清廉基因。
學生“讀廉思廉”
學校“國學文化月”清廉主題“一出好戲”活動
家庭尚廉,清廉家風。結合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等意義重大的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廉家風系列活動,開展清廉小報展、清廉家訓展、清廉進社區,把學生在學校學到的廉潔意識帶回家,家里的良好家風送回學校。形成家校清廉總動員,推進清廉家庭建設,助力文明嘉善的清廉風尚。
校園清廉活動給參加職業體驗的孩子們心中種下“清廉種子”
數字賦“廉”打造學校清廉建設“數字陣地”,廉政把控,確保工作開展“流程化、系統化、公開化、痕跡化”。處處見“廉”影、時時聞“廉”音、事事漫“廉”意,清廉理念從校園輻射家庭、社區、企業,有深度有外延,借清廉之風,拂職教之基,夯實共同富裕的基石。(嘉善信息技術工程學校黨總支書記 陳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