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高度重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5月5日,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專題部署相關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適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背后是高質量的人才隊伍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第一次將教育、科技、人才集中表述。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人力資源支撐,按照《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要求,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不斷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持續優化人力資源供給結構,近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按照方案要求,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試點城市的突破和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健全完善,各類資金渠道對職業教育投入穩步提升,產業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逐步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朱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