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杭科院”)智能制造專業群聚焦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與杭州市“新制造業計劃”發展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以賽促學,將學科知識通過比賽轉化為職業技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2022年,智能制造學院師生在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等三大國際競賽中,取得全國1500多所高職院校第十二名和浙江省高職院校首位的優異成績。正如校長溫正胞所說,“成績背后是專業群聚焦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緊扣杭州打造‘數字經濟’和實施‘新制造業計劃’‘雙引擎’對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和發展步伐提前布局的成果。”
聚焦行業產業發展需求,以賽促教提升教師能力
2022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是國家教育部門主辦的首屆職業技能一類國際大賽,設有28個賽項,吸引國內外9700多支隊伍參賽。杭科院智能制造學院丁科新、朱逸凡兩名青年教師毫不怯場,摘得協作機器人賽項國際銀牌與全國一等獎,并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杭科院智能制造學院副院長謝茂青表示,一直以來,智能制造學院根據企業崗位實際需求和生產要求開發教材與實訓課程,及時將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規范等納入教學內容,實現教學體系與崗位需求的技術同步。以教師技能大賽為依托,校企協同提升教師新技術技能水平,將大賽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教學資源,推進教學資源與生產項目的技術同步,實現以賽促教、賽教融合,促進教師成長與區域經濟發展同步。
聚力中外辦學資源,以賽促建打造教育范例
在2022年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杭科院智能制造學院師生與南非西南豪登職業技術學院以國際合作中外聯合組隊的形式參賽,并以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賽項滿分的成績奪得金牌,該賽事共設15個賽項,有來自五大洲的近千名選手參賽。杭科院也成為浙江省僅有的獲得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的高職院校。
近年來,杭科院智能制造學院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于2020年10月與南非西南豪登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創建南非凱達絲路學院,近年來,共向南非輸出職教師資和學生培養培訓150人次。構建校企“雙主體”育人的國際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向南非輸出教學標準2項、課程10門,開發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3本,制定“走出去”企業產品標準3個,成為職教“中國方案”傳播者。
在杭科院,這樣的中外合作還有不少,智能制造學院聚力中德辦學資源,引進德國制造與職教標準,創建中德智能制造產業學院,依托該學院,與西門子、DMG、長安福特等一流制造企業協同推進德國職業教育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本土化實踐,與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共同實施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德學歷教育,推進中德先進制造職業教育項目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專業建設,培養國際化高技術技能人才182人。謝茂青表示:“智能制造學院的中德、中非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凝聚整合了國際化教育資源,并逐步形成‘群產鏈動、靶向供給’的智能制造國際化人才培養杭州范式。”
聚能專業職業創新融合,以賽促學培養高技能人才
面對各類技能大賽、國際競賽的機遇與挑戰,杭科院智能制造學院堅持黨建引領,把握職教屬性,弘揚“天工文化”和工匠精神,通過舉辦“技術能手面對面”“小齒輪講堂”“未來工匠說”等活動深化師生技能成才、強國有我的信念。此外,學院積極構建國家、省、校三級職業技能競賽管理體系,打造各類競賽集訓隊,形成了參與度高、技能提升快、影響力大的競賽氛圍,不斷激發師生創新力和創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杭科院非常注重融合創新,瞄準新技術與產業變革,充分利用好杭州鄉村振興學院、杭州開放大學等疊加資源,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專業群和產業群全要素對接。杭科院創新提出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并重、基礎理論與技術技能并重、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并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并重的“四個并重”育人理念,強調專業職業不分家、技能產業不脫節,對接杭州新制造產業,用扎實的育人成效推動學校職業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為杭州爭當‘兩個先行’排頭兵,為浙江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全球數字變革積蓄人才力量和人才培養發展范式。”校黨委書記謝列衛表示,“未來,在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中,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陳韻雯 胡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