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進一步深化,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破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重大改革。
破除“矮化”“窄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當務之急是堅持問題導向及時作出改變。針對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意見》將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從“謀業”轉向“人本”,要更加注重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針對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之間的矛盾問題,《意見》將職業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轉向“產教”,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到將職業教育與行業進步、產業轉型、區域發展捆綁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新良性互動機制。針對各類教育脫節的問題,《意見》將職業教育發展路徑由“分類”轉向“協同”,更加注重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從“不同”走向“協同”,促進各種教育類型優勢互補、交叉融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要找準切入點,把握關鍵點,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著手,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著手,切實改變我國目前職業教育的現狀。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能力是前提,缺乏辦學能力就培養不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難以獲得社會的認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重點,好的教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是載體,有各類公共實踐中心、企業實踐中心、學校實踐中心,才能讓各類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拓展學生成長成才通道是關鍵,讓各類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關鍵要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渠道。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是動力,要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質量,就要有國際視野,大膽走出去推動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打造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平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也要與時俱進,要為新時代的發展培養更加有用的建設人才。一方面要用好過去好的經驗做法,一方面則要勇于開拓創新,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探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要持續營造制度供給充分、條件保障有力、產教深度融合的新生態,不斷激發中國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讓職業教育的活水汩汩而流。不僅要在點上突破,支持有基礎、有意愿的地方先行示范,打造樣板;更要在線上提升,圍繞辦學能力的關鍵條線,推出一批關鍵政策和重點項目。要針對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針對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地方“不敢碰”“不好講”的難點,在國家層面出臺政策,向社會傳遞信號、給地方提供支持,引導基層大膽試大膽闖,逐步形成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推進機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