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信息科技設為獨立科目。為了使湖州市長興縣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更深入地了解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研制理念和內容,更準確地把握新課標精神,更好地基于新課標開展好教育教學,長興教師進修學院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長興縣新課標下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能力提升90學分(中級)培訓,全縣中小學50位信息技術教師參加培訓。
專家引領學理念
杭州市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郤云江老師圍繞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的六大轉變、信息科技課標的核心內容、新課標學業質量與評價、新課標帶來的挑戰等六個方面給老師們做了新課標的解讀。杭州市高新區教育研究院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洪優萍老師則以《五維聯動:發展學生數字素養的新樣態課堂建構為例》交流了如何基于新課程標準開展好大概念統領下的信息技術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
教學研討踐課標
為更好地促進學以致用,本次培訓還邀請長興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術教研員李勇勝、周宗美老師組織開展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小浦鎮中學的金星星、夾浦鎮中學的鄭明仕、泗安鎮實驗小學周林峰等6位老師以《數據整理》《分支結構程序設計》《數據安全》等課為載體,展示了他們如何將自己對新課標的理解融于教學,之后的交流點評中,老師們也積極參與評課。
外出學習悟課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培訓還組織學員赴潯溪中學和湖師院南潯附小觀摩學習。潯溪中學葉亞林老師的《循環結構—for循環》和沈琪老師的《巡線系統》讓老師們感悟到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過程和方法;湖師院南潯附小沈國強老師的《校園機器人課程實戰》和方凌霞老師的《角色對話》讓老師們感悟了如何以真實的問題為驅動,更好地鼓勵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踐行新課標精神。
人工智能促提升
人工智能也是《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重要的一塊內容,為更好地提升老師們在人工智能教學和競賽輔導能力,本次培訓還開展了實體編程機器人、勇攀高峰機器人、虛擬機器人和超級軌跡機器人的應用培訓。
本次培訓,立足新課標,從理論學習到課堂實踐和人工智能的拓展,全方位地提升信息技術教師各項能力,提高學科站位,更好地在教育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理念,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學員夏榮秀老師說:“學,然后知不足,由知識導向到素養導向,已經在我們的信息課堂上悄然發生,我們的教改之路任重而道遠。”(施愛良)